第449集:《未完待续的证据》(2 / 3)

加入书签

社区花园。老槐树下的那株幼苗还在,“○⌒⌒”形状的真叶在微风中轻轻晃动。林砚蹲下来,仔细观察周围的土壤,突然发现幼苗旁边的泥土里,有个细小的金属反光点。

她小心翼翼地用镊子拨开泥土,取出了一个比指甲盖还小的钛合金碎片——碎片边缘的弧度,正好能和现场发现的那枚纽扣对上。

“找到了!”林砚的心跳加快,她赶紧把碎片装进证物袋,刚要起身,身后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你在找什么?”

林砚猛地回头,看到一个穿灰色风衣的男人站在不远处,戴黑色棒球帽和口罩,左手手腕露出一截纹身——正是李阿姨说的菊花图案。男人的领口处,果然少了一枚纽扣。

“是你杀了王老师?”林砚慢慢站起身,手悄悄摸向腰间的配枪。

男人冷笑一声,摘下口罩,露出一张刀疤纵横的脸:“林法医,别白费力气了。王老师知道得太多,她不该发现我用钛合金容器偷运氰化物的事。”

“偷运氰化物做什么?”林砚追问,同时慢慢后退,试图拉开距离。

“当然是卖钱。”男人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匕首,“那枚纽扣是我风衣上的,掉在现场时我没注意,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查到这里。不过没关系,你今天也走不了了。”

男人说着就冲了过来,林砚迅速掏出配枪,对准他:“别动!再过来我就开枪了!”

男人的脚步顿了顿,眼神变得凶狠:“你以为你能拦住我?我还有同伙在附近,他们很快就会过来。”

林砚知道不能跟他拖延时间,她一边盯着男人,一边悄悄按下了手机里的紧急呼叫键。“你的同伙是谁?你们偷运的氰化物藏在哪里?”

“等你死了,我会告诉你的。”男人突然向前一扑,林砚侧身躲开,同时扣动了扳机——“砰”的一声,子弹擦着男人的胳膊飞过,打在了旁边的树干上。

男人吃痛,惨叫一声,匕首掉在了地上。林砚趁机冲上去,将他按在地上,用手铐铐住了他的手腕。“老实点!”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警笛声。林砚松了口气,她知道是老张带着人来了。

男人被押上警车时,恶狠狠地盯着林砚:“你别得意,我的同伙不会放过你的。还有,王老师手里还有一份证据,你们永远也找不到!”

林砚皱了皱眉,她想起王老师胃内容物里的微量花粉,还有那株“○⌒⌒”形状叶子的幼苗。“你说的证据,是不是跟植物有关?”

男人的身体僵了一下,没再说话。

老张走过来,拍了拍林砚的肩膀:“辛苦你了,多亏你及时发现线索。我们会好好审他,找出他的同伙和氰化物的藏匿点。”

林砚点点头,目光又回到了那株幼苗上。她突然意识到,王老师胃里的花粉,可能就是这株幼苗的——而这株幼苗,或许就是王老师留下的最后一份证据。

接下来的几天,警方对男人进行了审讯。男人名叫马三,是个惯犯,他交代同伙藏在郊区的一个废弃工厂里,偷运的氰化物也存放在那里。警方迅速出动,抓获了所有同伙,缴获了大量氰化物。

但关于马三提到的“王老师手里的另一份证据”,他却始终不肯松口。林砚再次来到社区花园,蹲在那株幼苗前,看着它一天天长大,“○⌒⌒”形状的真叶又长出了两片,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她突然想起王老师生前是化学老师,或许她用某种化学方法,把证据藏在了植物里?林砚立刻联系了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对幼苗和周围的土壤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出来的那天,林砚正在办公室整理案卷。专家的电话打过来时,声音带着激动:“林法医,我们在幼苗的叶脉里,发现了微量的钛合金粉末,而且粉末里还包裹着一张微型芯片!”

林砚赶紧赶到植物研究所。专家用特殊的仪器,从幼苗的叶脉里提取出了一张比米粒还小的芯片。经过技术人员的解读,芯片里存储着一份完整的交易记录——记录了马三团伙近三年来偷运氰化物的时间、地点、数量和买家信息,甚至还有几起未被发现的投毒案件的线索。

“原来王老师把证据藏在了这里。”林砚看着那株幼苗,眼眶有些湿润。她终于明白,王老师为什么会经常来社区花园——她是在守护这株藏着真相的幼苗。

案件终于告破,马三团伙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