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子书银月(3 / 4)

加入书签

p; 子书银月听完了意思讲解,不解地问道:“妈妈,种田为什么这样辛苦啊,我们希金帝国,都是机器人在楼房里播种灌水,好像不用人去外面晒太阳啊。”

    “这个诗歌创作时期,在华夏古代,当时百姓没有机器人,靠双手双脚劳动,才能种出粮食,而且产量也不高,很辛苦的。”

    子书银月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不停地流汗。”

    母亲有些头大,赶紧转个题目。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子书银月学着视频中的古人模样,用蹩脚的华夏语言,摇头晃脑地跟念起来,一幅小学究的派头。

    濮阳梅苏看向小女儿陶醉其中的神态,噗嗤一声忍不住笑出来。

    “别装模作样了,学下一首吧。”

    “好咧,蛮有韵味的。”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哇塞,太棒了。妈妈,我要骑黄鹤,肯定比飞碟好玩多了。”

    “这个啊,妈妈不知道有没有卖,我先查下网络。”

    濮阳梅苏赶紧掏出手机,登陆地星空网,输入“黄鹤”2字搜索。

    好一会儿,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却不知如何向女儿开口。

    “找到了没有,快点妈妈。”子书银月来了兴趣,催促道。

    “小月儿,这个黄鹤载重不够,不能骑乘,这是作家的想象情景。”

    “啊,这不就是糊弄人吗?”

    “不能这么说,跟童话故事一样,要发挥想象力。”

    “那他怎么不想象成坐飞碟呢,速度不是更快吗?”

    “不扯远了,我们学一下印迦的《吉檀迦利》,好好学习一下其中的片段。”

    《吉檀迦利》: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国的墙隔成片段。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没有沉没在积习的荒漠之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