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时代洪流(3 / 4)

加入书签

  老周接过成绩单,看着上面鲜红的“甲上”,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忙不迭地对里屋喊:

    “孩儿他娘!听见没?咱儿子算术考了第一!快,把今儿买的那条肉炖上,给咱儿子好好补补!”

    他摩挲着儿子的头,眼中满是憧憬,

    “好小子!给爹争气!好好念书!将来也像少帅那样,有大学问,办大事情,给咱老周家光宗耀祖,也给咱国家出力!”

    在他这个普通小市民的心里,少帅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这物价平稳、手有余钱、看得见摸得着的安稳日子,以及儿子那条充满无限希望的、通往未来的康庄大道。

    ——————————

    东北大学,北陵新校区,由奥地利建筑师盖苓设计的理工学院大楼内,夜晚依旧灯火通明,巨大的玻璃窗映照着满天星斗。

    从南京中央大学北上而来的物理学教授陈知白,正伏案疾书,仔细修订着新学期的教案。

    窗外,是奉天城不夜的璀璨灯火,以及更远处工业区传来的、低沉而富有节奏的机器轰鸣声,那声音在他听来,宛如这片土地强劲有力的心跳。

    一年前,他对关内各方势力无休止的争权夺利、空谈误国、不顾百姓感到彻底失望。

    怀着一种“试试看”的好奇,应好友、东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冯祖荀之邀,毅然北上任教。

    来到这里之后,他所见所闻,皆被深深震撼。

    这里没有没完没了的党派倾轧和令人厌烦的空洞口号,从上到下弥漫着一种务实、高效、充满蓬勃朝气的氛围。

    少帅对教育的投入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他实验室里的设备很多都是欧美最新型号,教授的待遇优厚得足以让学者安心学问,无需为柴米油盐奔波。

    更令他振奋的是,他亲眼看到自己教的学生,暑假能被安排进入奉天兵工厂、东北大学附属工厂等地方实习,毕业设计的课题直接对接现实中的工业技术难题……

    知识在这里,不再是象牙塔里孤芳自赏的装饰品,而是真正能够转化为强大生产力、转化为国防力量的活水。

    他常与同在东北大学任教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等同仁感慨:

    “在南京,我们终日讨论的是虚无缥缈的主义;在这里,我们日夜钻研的是如何解决实际的问题。”

    “少帅那‘华夏山河寸土不让’的誓言,绝非一句空话,它是建立在扎扎实实的钢铁、煤炭、电力,以及我们正在培养的这些青年人才之上!”

    “我看,华夏振兴的真正希望与切实路径,恐怕不在秦淮河畔,而是在这白山黑水之间!”

    心潮澎湃之下,他提笔给南方的故友写信,笔尖在稿纸上沙沙作响:

    “…兄台若尚怀报国之志,有意于真正为民族做一番实事,而非蹉跎岁月于无谓之纷争,请速来东北!此间气象,万物竞发,一新耳目,实乃我辈学人梦寐以求之用武之地也!”

    ————————————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