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兵工厂密谈(2 / 3)
验田亲自打靶。那时候觉得枯燥,现在却像是在铺路。
“这……这比咱们现在用的辽十三轻多了,材料也讲究,热处理用渗碳加淬火?我以前听胡大工头说过,但没真见过。”
张汉钦点头,又抽出第二张图纸:“这是自动步枪的设计,导气式原理,连续射击,火力比辽十三式高不止一个档次。”
喜顺儿看得入神,眼珠子都快贴上去了,手指轻轻滑过图纸上的剖面图:“这退壳机构的设计……太巧了,卡得严丝合缝,连导气孔的位置都琢磨得死准。”
张汉钦心中一动,暗道:这当然精巧。
这图纸的底子,是拿AK47的可靠性打底,配合AR系列的人机工艺,再往回倒推,换成能被1928年兵工厂制造的材料与精度。
曾经那个《轻武器设计原理》的课程作业,如今竟成了军工试制的“蓝本”。
“这个是20毫米反坦克枪,对付轻型装甲车绰绰有余;这个,是通用机枪的图纸,枪管能快速更换;还有这个,是105毫米轻型榴弹炮的改良型,射程更远,操作更简便。”
张汉钦深吸一口气,把整叠图纸郑重地放进喜顺儿怀里:“这些图纸,价值连城。我花了整整八十万大洋,才从德国工程师手里‘买’来。你到了兵工厂,要找最可靠的老师傅,组织专门小组,秘密试制这些武器,哪怕只做出一件成品,也值了。”
说出“八十万大洋”的时候,他语气平静,心中却苦笑。
这些图纸的真正价值,远不止八十万,而是现代华夏几十年科研人拼命积攒的血与汗,是无数课题组的成果与试验堆积出的结晶。
若真拿来估价,金山银山都不够。
喜顺儿双手微微颤抖,仿佛手中不是纸张,而是一整个未来的希望:“少帅您放心,我用命也要把这批图纸守住、试出来!”
张汉钦轻轻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低却沉稳:“记住三条。第一,组建绝对可靠的小组,每个人背景都得查清楚;第二,分批试制,别一口吃成胖子,先从迫击炮开始;第三,所有进展,只能直接向我汇报,不许走其他路子。”
他心里清楚得很,哪怕已经尽量“简化”了设计,可这些图纸依然远超这个时代的认知。
好在兵工厂里还有几位留洋回来的工程师,应该能看懂一二。
更重要的是,他在大学那几年不仅写了论文,还实地下过工厂,对实际工艺的短板心里有数。
他走到窗前,望着阴云压城的天色,声音低沉:“日本人盯着咱们,南京那边……也靠不住。咱们只能靠自己。这些武器,只要能顺利量产,等战火烧起时,便是咱们的杀手锏。”
喜顺儿立正敬礼,眼神里透着一股子死拼的倔强:“明白!我就说这是少帅您花血本从国外买来的先进设计,组织厂里最靠得住的老师傅悄悄仿制、改进,别人问,我一概不知!”
张汉钦点点头,语气缓了几分:“好。有难处你来找我,我在日本留学那会儿,也学过些军工方面的知识,或许能帮上忙。”
他目送喜顺儿抱着图纸离去,背影瘦却挺拔,像极了战前冲锋的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