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万流归奉(2 / 6)
p; 陈敬轩暗自思忖。
在接待处,工作人员高效地核验了他的邀请函和身份证明,递给他一个牛皮纸文件袋:
"陈先生,这是您的会议材料,包括住宿安排、近期日程和奉天城市地图。您的行李我们会直接送到宾馆。"
陈敬轩打开文件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装帧精美的《会议期间日程指南(初稿)》。
翻开扉页,居然是附有张汉钦亲笔签名的欢迎辞。
指南内容详尽得超乎想象:
从每日的会议、座谈安排,到餐饮、交通信息,甚至还包括奉天近期的天气预测和穿衣建议。
"真是周到啊。"
陈先生不禁感叹。
他被引导至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前,司机身着整洁的制服,恭敬地为他打开车门。
车内,小几上已经备好了热茶和当日的《东北日报》。
头版头条正是关于会议筹备的报道,配着一张奉天全市张灯结彩的照片。
轿车驶出车站,陈敬轩透过车窗观察着这座陌生的城市。
街道宽阔整洁,两旁商铺林立,行人衣着体面,面色红润,与关内城市常见的灰败景象截然不同。
最让他惊讶的是交通秩序:车辆和行人都严格遵守交通指示,有轨电车按时到站,看不到常见的拥堵和混乱。
"奉天的交通管理,似乎比北平好上不少。"
陈敬轩对司机说。
司机自豪地回答:
"先生,这是少帅特批的交通整顿计划,请了德国的专家来指导。现在违反交规的要罚款还得义务执勤三天呢。"
抵达下榻的"光复宾馆"(原大和旅馆),陈敬轩再次被东北方面的周到安排所折柔。
宾馆大堂悬挂着中英双语的欢迎横幅,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地办理入住手续。
他的房间安排在三楼,朝南,宽敞明亮,卫生间配有罕见的抽水马桶和淋浴设备。
书桌上,除了一份更加详细的活动日程表外,还有一本厚厚的《奉天城市指南》,从历史沿革到风土人情,从商业区分布到紧急联系方式,一应俱全。
甚至还有一盒奉天特产——老边饺子馆的代金券。
"这等细致周到,远超我来时的预期。"
陈敬轩喃喃自语,对东北政权的治理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
————————————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黄海海面上,一艘名为"海亨"号的客轮正破浪前行。
甲板上,南洋侨领李文澜老先生扶着栏杆,眺望着远方逐渐清晰的海岸线。
&nb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