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鱼叉出鞘·暗夜惊涛(1 / 2)

加入书签

凌晨四点,南中国海某片被严密监控的漆黑海域。风不大,但涌浪缓慢而有力,让一艘伪装成海洋科考船的中型舰船微微起伏。舰桥内,灯光被调到最低,只有各种仪器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芒。杨振军穿着深蓝色的作训服,肩章上的将星在微弱光线下依然清晰,他像一尊礁石般站在主控台前,目光锐利地盯着屏幕上复杂的声呐频谱图和能量波动曲线。

“报告,‘鱼叉’一号原型机已就位,深度五十米,固定完毕。”一名年轻的技术军官低声汇报,声音在寂静的舰桥里格外清晰。

“能量输出设定在最低档,谐振频率按‘钥匙’参数微调负0.001赫兹,准备注入。”杨振军的命令简洁有力。

“是!频率设定完毕,能量输出一级,准备注入……三、二、一,注入!”

几乎在命令下达的瞬间,主屏幕上一个原本近乎平直、只有微弱周期性凸起的能量波动曲线,突然像是被投入一颗极小石子的水面,荡开了一圈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涟漪。那涟漪并非增强,而是一种精妙的“干扰”,让原本规律的“呼吸”般脉冲,出现了一丝微不足道的紊乱和迟滞。

“信号已发出!干扰场形成!初步监测……目标碎片能量场稳定性出现预期范围内的轻微扰动!‘鱼叉’有效!”技术军官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杨振军刚毅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紧抿的嘴角略微松弛了一丝:“保持输出,持续监测目标反应及周边海域任何异常!”

就在这时,另一块监控屏幕上,代表水下侦听阵列的某个远端节点,突然闪烁起微弱的黄色警示信号。

“报告!S7区域侦听点捕捉到异常低频噪音信号,非已知海洋生物或地质活动频段!信号源移动缓慢,深度约一百五十米,正在向我监控圈外围移动!”声呐员急促地报告。

“‘客人’果然来了。”杨振军眼神一冷,“能锁定具体型号或特征吗?”

“信号特征很模糊,对方加了很强的背景噪音伪装,但从推进器噪音模式和移动轨迹看,很像之前记录在案的那种小型低噪潜航器!”

“通知反潜单元,保持隐蔽监视,不要打草惊蛇。记录所有信号特征。”杨振军沉声道,“看看他们想干什么,能跟多远。”

他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与后方技术支援中心的频道:“这里是‘海鹰’。‘鱼叉’已成功激发,干扰场运行稳定。‘客人’现身,正在外围窥探。通知旭遇方面,他们提供的阻尼材料性能卓越,核心部件运行平稳。”

……

滨城,旭遇集团研发中心,无尘实验室。

虽然是凌晨,但这里依旧灯火通明。孙宇顶着一头乱发,眼睛死死盯着高频振动测试台上那片薄如蝉翼、闪烁着深邃乌光的特种阻尼材料样品。旁边的屏幕上,实时显示着材料在模拟“鱼叉”谐振频率下的形变数据、内部应力分布和能量衰减曲线。

“稳!太他妈稳了!”孙宇猛地一拍大腿,激动地对着旁边同样一夜未眠、但白衬衫依旧扣到顶的李文博喊道,“老李你看!这阻尼曲线!这能量耗散率!比设计要求高了百分之十五!咱们这‘虎煌6.0增强版’简直就是给‘鱼叉’量身定做的!遇哥那个区域化张力调整的思路神了!”

李文博扶了扶眼镜,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了亢奋的红晕,他快速敲击键盘,调出另一组数据:“不仅仅是阻尼性能。你看它的疲劳寿命预测,在如此高频的微幅振动下,其性能衰减曲线远远低于安全阈值!这意味着,‘鱼叉’可以长时间、稳定地运行,不用担心核心支撑结构因为金属疲劳而出问题!这为我们后续进行更高功率、更复杂频率的测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哈哈哈!我就说嘛!咱们搞出来的东西,绝对是这个!”孙宇得意地竖起大拇指,随即又垮下脸,“就是这制备工艺太磨人了,废品率高得吓人,量产还得优化。”

“工艺优化可以慢慢来,关键是第一步我们走对了,走稳了。”李文博严谨地补充。

这时,实验室的保密电话响了。孙宇抓起电话:“喂?……遇哥!对,我们在盯着测试呢!数据漂亮得一塌糊涂!……什么?杨大校那边反馈说效果很好?哈哈哈!太好了!我就知道没问题!……放心,后续批次的材料我们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