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播撒希望与铸就利剑(4 / 5)
脑门,“你这毛毛躁躁的,咋跟毛蛋一个德行!知道这杯水里俺加了啥独家秘方不?浪费了啊!今晚留下来,帮我把所有量杯都洗一遍!”
那学员吐了吐舌头,赶紧手忙脚乱地收拾。旁边的学员窃笑,被赵强一眼瞪过去:“笑啥笑?你开的这饵,水比不对!太干了!跟撒哈拉沙漠似的,鱼能爱吃吗?重开!”
他穿梭在学员们中间,时而拿起一团饵料在手里捏两下,眉头紧锁:“这粘度不够,到底层都散没了!加一点点粘粉!”时而又凑到鼻子前闻闻,摇头晃脑:“嗯…这个腥味有点冲过头了,得用谷物香调和一下,记住,饵料讲究个层次感,不能一股脑把味道都怼进去!”
他教学员们识别各种基础饵料和添加剂的气味,有个学员被某种浓烈的腥味剂熏得直皱眉头。
赵强见状,哈哈一笑,把自己那因为常年接触各种香料、略显粗糙的大手伸到那学员面前:“咋地?这就受不了了?闻闻俺这手!这才是‘男人’的味儿!这里头融合了九九八十一种精华,鱼闻了就走不动道!”
学员们看着赵强那“自豪”的神情,既觉得好笑,又莫名地对这位不拘小节的老师产生了敬意和亲近感。
在赵强的课堂上,总是充满了各种夸张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他把饵料搭配比作“调兵遣将”,把状态控制比作“拿捏火候”,把寻找独特味型比作“探索宝藏”。他虽然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语言鲜活,往往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复杂的原理讲得通俗易懂,深受学员们的欢迎。
两个月的基础培训结束后,进入了战队队员选拔的关键阶段。这不仅考察个人技术,更看重团队协作能力和特定岗位的适配性。
陈遇提出的三支战队,每支6人,分工明确,其中 “饵料师” 这一职位,成为了赵强重点关注和考核的方向。
在选拔“饵料师”的环节,赵强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盲开”测试。他准备了数种基础饵料和几种未标明名称的添加剂,要求参赛学员在限定时间内,不开饵,仅凭观察和干粉状态下的气味,判断其大致成分和特性,并口述出可能的应用场景和搭配思路。
这考验的是对饵料原料近乎本能的熟悉度和敏锐的直觉。
大部分学员面对一堆粉末,面面相觑,只能勉强分辨出基础的谷物香和淡淡的腥味。
轮到李默时,他仔细地观察每种饵料的颜色、颗粒粗细,又凑近每一种仔细嗅闻,甚至用手指捻起一点感受其质地。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这种淡黄色的,应该是雪花粉类,比重轻,雾化好……这种深褐色带酒味的,可能是发酵过的颗粒底料……这种红色的粉末,腥味很正,应该是优质鱼粉……至于这几种小瓶的,”他拿起一个装着透明液体的小瓶,小心地闻了闻,“气味很独特,带有水果甜香,但又有点……说不上来的刺激性,可能是某种复合促食剂?”
他的分析虽不完美,但条理清晰,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观察力和对饵料的理解。
赵强在一旁听着,眼睛越来越亮,忍不住用力拍了一下李默的后背(拍得李默一个趔趄):“好小子!有鼻子有眼!是块搞饵料的好料子!比毛蛋那家伙强多了,他当年就知道往里猛加腥!”
最终,李默凭借全面的能力,虽然被“遇龙”台钓战队选为主钓手,但赵强已经把他内定为自己在饵料方面的“关门弟子”,准备重点培养。
而“饵料师”的职位,则由另一位在“盲开”测试中表现出对味型有特殊敏感度,且动手能力极强的学员——一个叫钱小磊的沉默少年获得。赵强看着钱小磊那双稳定而灵巧的手,满意地点头:“嗯,这小子,手稳,心细,鼻子灵,天生就是摆弄饵料的料!”
经过层层筛选和综合考量,三支战队的雏形终于确定下来:
“遇龙”台钓战队:主攻国内竞技赛,风格沉稳扎实。李默担任主钓手之一。
“掠食者”路亚战队:主攻国际路亚赛,风格凌厉敏捷。
“旭日”综合战队:主攻线上直播和内容创作,风格活泼多元。周小波担任观察员兼主播。
战队成立仪式在改造一新的培训基地举行。三支队伍,十八名少年,身着统一设计的、印有“旭遇”Logo和各自战队徽章的队服,精神抖擞地列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