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年的风河沟与百发约(2 / 3)
赵磊皱着眉,伸手去解线,手指被尼龙线勒出了道红印。
解完线,赵磊又试了第二竿 —— 这次没缠水草,却偏了,落在离水草缝还有一尺远的地方。第三竿,他更用力了,可手腕没控制好,线直接飞过了水草缝,落在了更深的水里。“三竿只中了零竿?” 陈遇身后的莉莉突然开口,她刚放学,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还拿着个烤红薯,“赵磊,你这准头不行啊,陈遇平时练的时候,风天里都能十竿中八竿。”
赵磊脸有点红,却不服气:“这是第一个点,风太大了,下一个点我肯定中!” 他选的第二个点,是离岸边四米远的一个浅滩,水面上有块露出的石头,目标是石头旁边的水面。这次赵磊调整了姿势,顺着风抛,第一竿落在了石头左边,第二竿落在了右边,第三竿终于落在了石头旁边,可还是没到他说的 “目标点”。
“该你了!” 赵磊退到一边,让陈遇来抛他选的两个点。第一个水草缝,陈遇先站在沟边感受了一下风向,然后双脚微微调整了角度,双手握竿 —— 小臂往后收时比平时慢了半拍,等风势稍缓,小臂往前送,手腕轻轻一抖,尼龙线带着七星漂顺着风势飞出去,正好落在水草缝里,塑料漂浮起来三颗,没缠一点水草。
“中了!” 莉莉拍手喊,赵磊的眼睛也瞪圆了。陈遇没停,接着抛第二竿 —— 这次风比刚才大了点,他稍微加大了点手腕的力气,线还是落在了水草缝里。第三竿,他故意等了个风稍大的瞬间,小臂往后收得更稳,送竿时顺着风的方向稍微偏了点,线依然精准地落在目标点。
“三竿全中?” 赵磊的声音有点发颤。陈遇没说话,走到第二个点 —— 石头旁边的水面。他只用了一竿,就把线抛到了目标点,剩下两竿也全中,没偏一点。
“该你选点了。” 赵磊的语气没刚才那么傲了。陈遇选的第一个点,是离岸边五米远的一个深水区,水面上没有任何参照物,只能凭感觉抛。赵磊抛了三竿,两竿偏了,一竿落在了浅水区,没中。陈遇抛的时候,先目测了一下距离,然后调整了抛竿的力度 —— 比抛近点时稍微加大了点小臂的力气,三竿全中,七星漂稳稳地浮在水面上。
第二个点,陈遇选了个最难的:离岸边三米远,还在水流比较急的地方,目标是个只有鸡蛋大的草洞。赵磊抛了三竿,全缠在了水草上,气得他把竿往地上一扔:“这破地方根本没法抛!”
“能抛的。” 陈遇走过去,捡起赵磊的竿,递给她,“你看,水流急的话,要稍微往上游抛一点,让线顺着水流漂到草洞,而且收臂要慢,别让线被水流冲偏。” 他一边说,一边拿起自己的竿演示 —— 小臂往后收,往前送时稍微往上游偏了点,线落在上游,顺着水流漂到草洞,正好落在里面。
赵磊看着陈遇的动作,又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新竿,突然红了脸:“我输了,你的准头比我厉害。” 他说着,就要把自己竿上的气门芯导环拆下来,“我说话算话,这个给你。”
“不用。” 陈遇摆摆手,“导环你自己用,抛竿准不是靠导环好,是靠练。你要是想练准头,每天找个目标,练上一个时辰,坚持半年,肯定能进步。” 他想起自己刚练抛竿时,十竿有九竿偏,是父亲陪着他,每天在空地里练,才慢慢找到感觉的。
赵磊愣了愣,然后点点头:“我知道了,以后我也每天练,下次再来跟你比!” 他收拾好自己的竿,带着两个小伙伴走了,走之前还回头喊:“陈遇,谢谢你教我!”
“你刚才好厉害!” 莉莉跑过来,把烤红薯递给陈遇,“赵磊在城里的家属院可傲了,今天终于服你了。” 陈遇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甜得心里发暖。他抬头看了看天,雨后天晴,太阳从云里出来,照得水面亮晶晶的。
“练了四年,可不是白练的。” 父亲的声音从土坡上传来,手里还拿着本《中国钓鱼》杂志 —— 那是 1987 年开始订阅的,现在已经是第三年了,杂志的封面都翻得卷了边。父亲走下来,摸了摸陈遇的头:“刚才你教赵磊的那招‘顺流抛’,是不是从杂志上学的?”
陈遇点点头:“杂志里说,水流急的时候,要‘借势’,不能硬抛,我结合着练,慢慢就会了。” 前世他不爱看书,觉得杂志上的知识没用,现在才知道,理论结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