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柏林的硝烟与根系的延伸(3 / 4)
了突破性进展。
这家公司规模不大,但技术积累深厚,其生产的高纯度硅铝氧化物,是某些高端涂层和复合材料的关键添加剂,性能指标甚至优于部分进口产品,而且成本更具优势。
陈遇在了解到“景耀新材料”
的创始人是一对专注于技术、不擅应酬的工程师夫妇后,决定亲自飞往江西,进行最后的谈判。
江西,赣南山区。
陈遇在“景耀新材料”
那间简陋但整洁的办公室里,见到了公司创始人,五十岁出头的李明耀工程师和他的妻子,同样也是技术核心的张静工程师。
没有华丽的ppt,没有虚头巴脑的客套,双方的交流直接而高效。
李明耀带着陈遇参观了他们那几乎是自己动手改装的生产线,展示了他们如何利用本地独特的高岭土资源,通过自主研的物理-化学联合提纯工艺,生产出达到电子级纯度要求的粉体材料。
“陈总,不瞒您说,我们之前也接触过几家大公司,”
李明耀推了推厚厚的眼镜,语气实在,“但他们要么嫌我们规模小,要么就想直接买断技术,把我们吞掉。
我们搞技术的人,就想着能把这东西做好,用到该用的地方,不想就这么被埋没了。”
陈遇看着眼前这对朴实而执着的工程师夫妇,看着他们眼中对技术的热爱和一丝被市场冷落的落寞,仿佛看到了孙宇和李文博,也看到了前世那个只知道追逐装备却迷失了方向的自己。
“李工,张工,”
陈遇的语气诚恳而郑重,“我们‘旭遇’看中的,正是二位的技术和这份匠心。
我们不需要买断你们的技术,我们希望的是合作,是共赢。
我们可以签订长期采购协议,保证你们的订单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我们愿意投入资金,与你们共同成立联合实验室,针对钓具行业的特殊需求,共同研下一代性能更优、成本更可控的涂层和复合材料。
‘景耀’的品牌可以保留,你们依然是技术的主导者。
不知道二位意下如何?”
李明耀和张静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和激动。
这与他们之前遇到的资本方截然不同!
“陈总……您……您说的是真的?”
张静的声音有些颤抖。
“当然。”
陈遇微笑点头,“合同细节,我们可以让专业的团队来谈。
但我陈遇今天说的话,一个唾沫一个钉。”
没有过多的犹豫,基于对“旭遇”
品牌的信任和对陈遇坦诚态度的认可,合作意向迅达成。
这不仅仅是找到了一家可靠的供应商,更是为“旭遇”
在上游核心材料领域,埋下了一颗属于自己、潜力巨大的种子。
这条根,扎得更深,也更牢了。
柏林展会落下帷幕。
“旭遇”
虽然没有像日利那样掀起所谓的“雷霆”
风暴,但却凭借务实的产品理念、可靠的技术展示和范·德·桑德等意见领袖的背书,成功地在一批注重实际性能和专业体验的高端用户和经销商心中,树立了更加坚实、可信的形象。
订单量,尤其是来自欧洲专业渠道的订单,实现了稳步增长。
更重要的是,通过展会这个窗口,“旭遇”
向整个行业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或许不擅长炒作概念,但我们拥有扎实的技术根基、清晰的展路径和对用户负责的态度,我们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坚定地走一条可持续展的路。
回国后,陈遇立刻召集了核心层会议,汇总柏林展会成果和江西之行的收获。
“展会这边,效果比预期要好。”
周凯汇报,“我们成功地将‘务实’、‘可靠’的标签打了出去,抵消了部分‘雷霆’概念带来的冲击。
订单情况不错,尤其是专业渠道,说明我们的方向是对的。”
“江西‘景耀’的合作意义重大。”
张伟补充道,“这不仅解决了我们部分高端涂层材料的供应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一个可以深度绑定、共同研的核心材料伙伴。
这为我们应对未来的技术竞争,增加了重要的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