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钓圣的军火库与全国赛的东风(1 / 3)
资金短缺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旭遇”
团队的头顶。
第三次实验的失败,虽然再次提供了宝贵的数据,但也几乎耗尽了账面上最后一点流动资金。
毛蛋对着空荡荡的保险箱(其实就是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唉声叹气,连王小虎咋咋呼呼的电话都觉得提不起劲。
元旦假期的最后一次团队电话会议,气氛格外沉重。
“毛蛋哥,账上…还能撑多久?”
陈遇的声音透过电流,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
“最多…只够再买一次最小批量的原料,付完下个月的电费和房租,就彻底清零了。”
毛蛋的声音充满了无力感,“刘总那边,商业计划书过去后还没回音,估计是看咱们这烧钱度吓到了…”
电话那头一片沉默。
远在北京的孙宇、张伟、林莉甚至王小虎,都能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压力。
学业的压力、一次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再加上资金的即将告罄,几乎要将这群年轻人的斗志压垮。
“要不…”
王小虎的声音突然打破了沉默,带着他特有的、不管不顾的冲劲,“俺们去搞一根真正的碳素鱼竿来拆开看看咋样?看看人家到底是咋弄的!”
这个提议如同在死水中投下了一块石头。
“拆鱼竿?”
孙宇第一个提出质疑,语气严谨,“市面上流通的碳素鱼竿是最终商品,经过多重工艺和涂层处理,反向推导其基体树脂配方和具体工艺参数,难度极大,且涉及…”
“涉及专利和商业机密。”
林莉轻声补充,带着法律层面的谨慎。
“而且,一根像样的碳素鱼竿,再便宜也得大几百甚至上千啊…”
毛蛋嘀咕着,又开始下意识地计算成本,心都在滴血。
“俺知道难!
俺也知道贵!”
王小虎急了,嗓门大了起来,“可咱们现在不是没辙了吗?闭门造车,钱烧完了也没搞出个名堂!
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哪怕学个皮毛,知道差距在哪,也总比瞎摸强啊!”
陈遇没有立刻说话。
王小虎的话虽然莽撞,却触动了他。
是啊,他们一直沉浸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里折腾,虽然理论上不断学习,却从未直观地、解剖学般地研究过一个成熟的、成功的产品。
“虎子说的…有道理。”
陈遇缓缓开口,语气逐渐坚定,“我们不求完全复制,那是侵权,也做不到。
但我们可以学习它的结构设计、观察它的铺层方式、感受它的材料性能。
这至少能给我们提供一个真实的、可触摸的参考系。”
但他也皱起了眉头,“只是这钱…”
正当大家为钱愁时,转机出现了。
陈遇在一次给师傅程晓风的例行电话中,无意间提到了团队遇到的瓶颈和这个“异想天开”
的拆竿想法。
“拆鱼竿?学习?”
程晓风在电话那头的声音提高了八度,随即哈哈大笑,“好小子!
有想法!
这才是搞技术的样子!
光自己闷头搞不行,得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买什么买!
浪费那钱!
等着!”
钓圣的影响力非同小可。
程老爷子一个电话打出去,在他的钓友群里吆喝了一嗓子:“喂!
老伙计们!
谁手里有断了的、废旧的碳素竿子?别扔!
我徒弟搞科研要用,拆了学习!
多多益善,好坏不拒!”
好家伙!
这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重磅炸弹。
程晓风的徒弟要搞碳纤维研?还要拆竿学习?这可是钓鱼圈里的新鲜事!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
“老程!
我这儿有根早期的高碳竿,太脆,第二节断了,一直没舍得扔,给你徒弟!”
“程大师!
我有一整套路亚竿,让船撞断了竿稍,其他部分好的,要不要?”
“俺有俺有!
好几根溪流竿,都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