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双线作战一(3 / 4)

加入书签

台。

“不对啊,”

陈平先现问题,眉头紧紧锁住,指着屏幕,“这升温度太慢了,差设定值一大截!

热量损失太大了!

这保温层肯定还是有问题。”

孙宇迅检查程序和数据反馈:“程序输出正常,加热器功率已开至最大。

判断是加热器本身老化功率不足,和或保温层修补后密封性能依旧不理想。”

“能不能手动干预,强行提高设定温度?”

陈遇急切地问,手心有些冒汗。

“风险极大,”

孙宇冷静分析,语气凝重,“很可能导致局部区域过热,严重偏离控制范围,甚至可能…”

他的话音未落,一股淡淡的、区别于环氧树脂气味的、令人不安的焦糊味,已经隐隐约约地飘了过来。

“什么味道?”

王小虎鼻子最灵,猛地吸了几下,脸色瞬间就变了,“好像…好像什么东西烤焦了?”

博士生的脸色也随之一变,凑近设备仔细闻了闻:“不好!

很可能是热量分布极度不均,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树脂碳化了!”

“紧急停止!”

陈遇心脏一缩,当机立断,几乎喊了出来。

孙宇立刻拍下急停按钮。

设备出一阵泄压的嘶鸣声,然后缓缓停止运行,开始降温。

当罐盖终于被打开,那股焦糊味变得更加明显和刺鼻。

取出模具,小心地拆开,只见那块小小的、寄托了初试希望的碳纤维预浸料片,边缘部分已经明显黑、碳化、变得酥脆,而中心部分却还显得软塌塌的,显然尚未完全固化。

第一次实验,失败了。

而且失败得如此迅、如此彻底,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直观方式呈现在眼前。

实验室里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王小虎哭丧着脸,喃喃道:“糊了…真的烤糊了…跟俺家过年烤焦的年糕一个味儿…”

毛蛋心疼地看着那报废的原料(虽然只是一小块,但t3oo原丝和进口环氧树脂对他们来说也是昂贵无比)和消耗的电费,唉声叹气,仿佛已经听到了钞票燃烧的噼啪声,嘟囔着:“这得卖多少顶帐篷才能赚回来啊…”

陈平皱着眉头,二话不说,开始仔细检查热压罐的加热单元和保温层:“归根到底还是设备的老毛病。

加热器芯子得彻底换掉,保温层的修补看来也是治标不治本,必须彻底处理。”

孙宇沉默着,飞快地调取刚才的运行数据记录,试图从那些冰冷的数字中挖掘出失败的根源。

陈遇看着那块焦黑丑陋的失败试样,心里像被一块浸透了冰水的巨石堵住,沉甸甸,凉飕飕。

尽管早已无数次告诉自己研必然伴随失败,但当失败真的以这种看似低级、却又无力阻止的方式降临,那股强烈的挫败感和无力感还是瞬间攫住了他。

“没事!

大家别灰心!”

一直负责监督的博士生开口了,他的语气带着一种经历过多次失败的平和,“搞材料研,尤其是咱们这种‘土法炼钢’式的探索,失败简直是家常便饭,是标配。

张教授让我转告你们,别怕出错,现问题、定位问题、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进步。

热压罐本身的硬件问题,我来联系实验室的管理员师傅,看看能不能彻底解决一下。”

他的话像一阵温和的风,稍稍吹散了笼罩在众人心头的浓重阴霾。

陈遇用力揉了揉脸,强迫自己从沮丧中挣脱出来,迅恢复冷静:“博士说得对。

学费交了,就得学到东西。

至少这次失败明确告诉我们设备的核心短板在哪里。

孙宇,务必把刚才运行的完整数据记录保存好,每一个参数波动都不能漏。

我们需要进行深度分析。

爸,设备维修这块硬骨头,还得麻烦您和博士多费心,跟紧一些。”

陈平点头,眼神里透着老技术工人的坚韧:“放心吧,交给我。

正好,我也活动活动这把老骨头,跟这些老设备再打打交道。”

毛蛋也强行打起精神,拿出小本本:“原料我再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再跟那边厂子的工程师磨一磨,申请点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