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寒梅映雪 静待春来(2 / 3)
没有丝毫不耐烦,条理清晰得像他推导数学公式一样。
她想起在红星小学时,他们也是这样并肩学习,如今在市一中,他们依然是彼此最熟悉的依靠。
这份从小学延续至今的默契,让她心里那份朦胧的好感,在这些并肩作战的复习时光里,悄然沉淀,变得更加实在和温暖。
不仅在学习上,在生活上,期末的压力也无处不在。
天气越来越冷,早起成了巨大的考验。
3o6宿舍的起床号角从王小虎的嚎叫变成了张伟精准的天气预报加倒计时提醒:今日气温零下二度,距期末考还有九天,建议提前十分钟起床以应对大脑启动延迟
食堂里,热乎乎的豆浆和包子变得更受欢迎。
莉莉常常会多买一杯豆浆,放在陈遇桌上:早上喝点热的,暖和。
陈遇则会从书包里拿出家里寄来的肉松或酱菜分给大家下饭。
偶尔周末,他们也会短暂地从书海中抬起头。
不再去远处的水库,最多只是在厂区附近散散步,活动一下冻得僵的四肢。
呵出的白气在寒冷的空气中交织,聊的也多是复习的进度和彼此的鼓励。
政治笔记借我看看吧?我总觉得我背的重点不对。
英语听力最后一部分我总是抓不住关键信息,有什么技巧吗?
物理那道综合题,你第二种解法再给我讲一遍吧?
在这样的互相扶持下,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加键,飞一般地溜走。
期末考前最后一周,学校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晚自习延长了半小时,教室里的灯光总是亮到很晚。
李老师看着台下一个个眼下带着青黑却依旧强打精神的小脸,心疼又欣慰,特意让班长每天去买些红糖姜茶来分给大家驱寒。
考前一天,雪终于纷纷扬扬地落了下来。
这是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不大,却足以将校园染上一层洁净的银白。
课间,学生们涌出教室,兴奋地伸出手接住雪花,短暂的欢笑声打破了连日来的沉闷。
陈遇和莉莉站在走廊尽头,看着雪花无声地飘落。
明天就考试了。
莉莉轻声说,语气里有些紧张,也有些期待。
嗯,陈遇看着远处被雪花模糊了的操场,像我们第一次来这里时一样。
莉莉愣了一下,想起九月开学那天,也是这样一个天气微凉的日子。
那时只有他们两个人从红星小学来到这里,对一切充满陌生和不安。
而现在,虽然有了新的朋友,但他们依然是彼此最熟悉的存在。
加油。
陈遇转过头,看着她,很认真地说。
你也是!
莉莉用力点头,笑容在雪光的映衬下格外明亮。
考试日,终于在万众瞩目(和忐忑)中到来。
雪后初晴,阳光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考场里安静得能听到暖气片里水流循环的微弱声响和窗外树枝被积雪压断的脆响。
陈遇深吸一口气,冰凉的空气让他精神一振。
试卷下,他浏览一遍:语文卷上有默写《沁园春·雪》指定段落、分析《故乡》中闰土形象的变化;数学卷上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证明三角形全等;英语卷上有现在完成时填空、阅读一篇关于长城介绍的短文并回答问题心中便已有数。
笔尖落下,稳健如常。
莉莉遇到一道棘手的文言文翻译题: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她卡了几分钟。
有些心急,下意识地抬眼看了看斜前方陈遇的背影。
他坐得笔直,肩背舒展,似乎一切尽在掌握。
那股沉稳的气场仿佛能透过空气传递过来,让她莫名地安下心来。
她深吸一口气,重新审题,终于想起这是《论语》中的名句,意思是把所见所闻默默地记在心里,努力学习而不厌弃,教导别人而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哪些呢?
张伟在自己的数据领域里如鱼得水,逻辑推理题做得严丝合缝。
孙宇则在作文《我的1993》中引经据典,文采斐然。
就连王小虎,也咬着笔头,把选择题涂得满满当当,计算题则把他能想到的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