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灯下的线组与悬坠的奥秘(2 / 3)

加入书签

>父亲接着说,指了指那袋铅皮和一把小夹钳,“老周说了,这个急不得,得到水边,根据水深、饵重一点点调试,剪多了就废了。

明天咱们早点去,现场调!”

“明天去水库,咱就用这新竿新漂,试试这新钓法!”

父亲眼睛亮,充满了跃跃欲试的劲头,“来,爹正学着绑这个‘子线双钩’,你看,这杂志上说,子线要细,比主线细一号,这样更隐蔽,还不容易断主线……”

说着,父亲拿起一段更细的透明鱼线,比划着长度,用剪刀小心剪下两段。

他的动作有些生涩,显然第一次做。

他试图将两根子线并排,在顶端打一个结,形成一个双钩线组,但粗大的手指总是不听使唤,那个小小的“8”

字结打了两次都没打紧。

“爹,我来试试。”

陈遇接过线和钩。

前世他绑过成千上万副子线,肌肉记忆还在。

他熟练地将两根鱼线并拢,手指飞快地绕圈、穿插、拉紧,一个工整牢固的“8”

字环结瞬间成型,两枚鱼钩一长一短,自然分开,长度精确得仿佛量过。

父亲看得目瞪口呆,杂志都忘了看:“你……你小子什么时候会这个了?”

陈遇心里一咯噔,赶紧找补:“呃……我……我上次在河边看县里来的高手弄过,偷偷学的,练了好久才学会。”

他连忙把绑好的子线递过去,“爹,您看这样行吗?”

父亲接过子线,对着灯仔细瞧了又瞧,啧啧称奇:“行!

太行了!

比这书上画的还规整!

你小子,有点天赋!”

疑虑瞬间被自豪取代,“那正好,你来绑子线,爹来弄主线和穿这个太空豆。

老周说了,这悬坠钓法,线组搭配是基础,明天到了水边,调漂才是真功夫……”

父子俩就着昏黄的灯光,头挨着头,一个小心翼翼地穿着太空豆、固定漂座和铅皮座;另一个手指翻飞,将一枚枚袖钩牢牢绑在纤细的子线上,动作越来越流畅。

空气中弥漫着尼龙线的淡淡气味。

父亲不时低声讲解着刚从杂志上看来的要领:“……说这叫‘调四钓二’,铅坠悬着,下面双钩一个轻触底,一个躺底……鱼一来,漂要么上送,要么下顿,反应快得很……”

陈遇一边绑钩,一边适时地提出一些关键点,假装是自己的想法:“爹,这子线不能太长吧?是不是十几公分就够了?还有这钩距,好像两三个钩子的距离正好……”

“对!

对!

杂志上也这么说的!”

父亲连连点头,愈觉得儿子是个钓鱼的天才。

时间在指尖悄悄流逝。

母亲起夜,看见父子俩鬼鬼祟祟地窝在灯光下,嘟囔了一句“还不睡,明天不过了?”

,却也没真拦着,只是默默地去厨房倒了两杯凉开水放在他们脚边。

终于,一副完整的、符合“悬坠钓法”

标准的主线做好了,太空豆、漂座、铅皮座各就各位。

陈遇绑好的三副子线双钩,也整齐地缠绕在子线盒里,钩尖锋利,在灯下闪着寒光。

那两根芦苇立漂,则被父亲重新小心翼翼地收回纸盒,准备明天一起带去水库。

父亲满意地拿起主线轴,轻轻掂了掂,又看了看墙上指向十二点的挂钟,长出一口气:“基础工作都做好了!

明天水库边,咱们再好好调漂剪铅皮!

就看咱们爷俩和这新竿子、新漂、新钓法的了!

快去睡!”

陈遇躺回床上,心里一片温热。

他想起前世父亲走后,自己独自研究钓技的无数个夜晚,从未想过,能有这样一天,和父亲一起,在温暖的灯光下,为了明天的垂钓,共同钻研、准备。

那本《中国钓鱼》杂志,那副精心制作的主线,那几副子线,还有那两根父亲偷偷备下的芦苇漂,仿佛比那根光威鱼竿本身,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也让他对明天的水库之行,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期待。

窗外,月光如水,静静流淌过窗台,也流淌过靠在墙边那根崭新的、即将与它的新伙伴(立漂)一同迎来第一次实战检验的光威鱼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