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年的赛后风与初心守(2 / 3)
p>
,而是“这四年的基本功没白练”
。
张强选了个草洞,按照陈遇教的方法抛竿——小臂贴腰,呼吸配合,手腕轻抖,线带着七星漂飞出去,这次稳稳地落在了草洞里!
“中啦!
我抛中啦!”
张强激动地喊起来,声音在河沟边回荡,引得其他钓友都看过来。
陈遇也替他高兴,选了个离他不远的草洞,抛了一竿——红棉线像条听话的小红蛇,落在草洞中央,塑料豆在水面上“三浮四沉”
,稳稳当当。
没过多久,天突然变了——西南风刮了起来,河沟里起了细碎的浪,芦苇被吹得沙沙响。
有个钓友的线被风吹偏,缠在了芦苇上,急得他直跺脚;还有个钓友抛了三竿,都落在了水草里,气得把竿子往地上一放:“这鬼天气,没法钓了!”
张强也慌了,手里的竹竿抖了抖,抛出去的线偏了老远,落在了河沟中央的深水区。
“别慌,”
陈遇走过去,帮他调整浮漂的位置,把七星漂往竿梢挪了半寸,“风从南边来,抛的时候往北边偏一点,用小臂的劲顶着风,别让风把线吹偏。”
他示范了一竿——小臂后收时比平时更用力,往前送的瞬间,手腕稍微往北边抖了一下,红棉线顶着风飞出去,依然落在了草洞里!
张强按照陈遇说的,深吸一口气,手臂顶着风,往前送竿时往北边偏了一点——这次线没被风吹偏,落在了草洞旁边,离目标只差一点点。
“再来一次!”
陈遇鼓励他,张强点点头,又抛了一竿——这次更准了,线落在了草洞里,塑料豆在浪里晃了晃,却没被风吹走。
“厉害啊!”
刚才跺脚的钓友走过来,看着陈遇的竿子,“你这抛竿技术,比大人都厉害,到底练了多久?”
陈遇笑了笑:“四年了,每天晚上都练。”
钓友叹了口气:“我练了半年,还不如你个孩子,看来还是得下苦功。”
风越刮越大,河沟里的浪也越来越高,可陈遇却越钓越稳——他根据风向调整抛竿角度,根据浪的大小调整浮漂的位置,每次抛竿都稳稳落在草洞里,时不时还能钓上条鲫鱼。
张强也慢慢找到了感觉,虽然偶尔会偏,但比刚开始好多了。
中午的时候,风渐渐小了,河沟边的钓友们也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张强的竹篮里装了三条鲫鱼,都是他自己钓的,脸上满是笑容:“陈遇,谢谢你教我,我以后每天都来跟你学。”
陈遇点点头:“咱们一起练,互相进步。”
回家的路上,张强拿着竹篮,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嘴里还哼着歌。
陈遇跟在后面,手里扛着竹竿,心里满是平静——前世的他,总想着靠装备赢别人,结果越钓越急,越急越钓不到;现在的他,靠四年的基本功,不管刮风下雨,都能稳住抛竿,还能帮别人进步,这种感觉比赢比赛还开心。
快到家属院时,看见父亲从机床厂下班回来,手里拿着个信封,脸上带着笑意:“陈遇,你看这是什么?”
陈遇接过信封,打开一看,是《中国钓鱼》杂志的编辑部寄来的,里面有一张纸,写着“你的比赛心得已录用,将刊登在下半年的杂志上”
,还有一本最新的杂志,封面是一条大鲤鱼,印刷虽然简单,却看得陈遇心里暖暖的。
“我就说你写的心得能录用,”
父亲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娘今天做了红烧肉,庆祝你比赛得第一,还上了杂志。”
母亲也从家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块新布:“给你做件新褂子,下次去县城买东西穿。”
晚上,一家人坐在煤油灯旁,陈遇翻开《中国钓鱼》杂志,里面有很多钓鱼技巧的文章,还有钓友的经验分享。
他想起前世,父亲也想给他订这本杂志,可他那时候不爱念书,觉得杂志上的东西没用,还跟父亲吵了一架,现在想想,真是后悔。
“爹,我以后要把杂志上的技巧都记下来,结合实际练。”
陈遇抬头看着父亲,眼睛亮亮的。
父亲点点头,摸了摸他的头:“好,爹支持你,不过别忘了,书本上的技巧要结合实际,不能死记硬背。”
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