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年的冬雪与三竿中(1 / 3)

加入书签

1985年的第一场雪落下来时,红星机床厂家属院的石板路裹上了层薄霜,陈遇背着帆布书包走在上学路上,棉袄的领口沾着白花花的雪粒,呼出来的气都变成了白雾。

书包里除了语文、算术课本,还多了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是老师让他帮忙批改班里同学的作文草稿,说“陈遇的字写得好,思路也清楚”

“陈遇!

等等我!”

莉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她裹着件枣红色的棉袄,棉鞋踩在雪地上出“咯吱咯吱”

的响,手里提着个铁皮饭盒,“我娘早上煮的姜茶,装在里面还热着,你课间喝,暖身子。”

陈遇停下来,接过饭盒,铁皮外壳带着温热,姜茶的辛辣香从缝隙里飘出来。

前世他上小学时,冬天总嫌莉莉走得慢,还嫌姜茶辣,常把饭盒推回去,现在却把饭盒紧紧抱在怀里:“谢谢,昨天你帮我捡的鹅毛梗,我爹已经帮我补到七星漂上了。”

两人并肩往学校走,路边的煤棚顶上积了层薄雪,张大爷正用扫帚扫门口的雪,看见他们就喊:“小陈遇,今天风大,晚上别在外头练竿了,冻着可不好!”

陈遇笑着点头,心里却记着昨晚的约定——他跟自己说,这个冬天就算下雪,也要坚持练抛竿。

前世三十岁时,他总说“冬天天寒地冻,练竿遭罪”

,结果整个冬天都没碰过竿,开春后抛竿又回到老样子,现在他不想再犯同样的错。

早读课上,教室里的煤炉烧得通红,语文老师让大家背诵《雪地里的小画家》。

陈遇坐在靠窗的位置,一边背“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

,一边看着窗外的雪——雪花飘得慢,落在光秃秃的槐树枝上,像撒了层白糖。

同桌王小胖用胳膊肘碰了碰他:“陈遇,昨天的算术题我还是不会,你能再给我讲一遍吗?”

陈遇点点头,拿出草稿纸,用铅笔把“32-15”

的步骤写下来:“你看,个位2减5不够减,就从十位借1,变成12减5等于7,十位3借走1剩2,2减1等于1,所以结果是17。”

王小胖盯着草稿纸看了半天,突然拍了下脑袋:“哦!

我昨天忘了借位后十位要减1!

谢谢你啊陈遇,你咋啥都会?”

陈遇笑了笑,没说话——这些“借位减法”

,前世他辅导儿子做作业时讲过无数遍,现在讲给王小胖听,自然熟练。

中午的课间,陈遇把莉莉给的姜茶倒进搪瓷杯里,辛辣的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冻得僵的手指慢慢暖和起来。

莉莉跑过来,手里拿着个雪球:“陈遇,下午放学咱们去堆雪人吧?我娘说今天雪不会停,能堆个大的!”

陈遇想了想,摇摇头:“不了,我晚上要练竿,等周末再陪你堆雪人好不好?”

莉莉愣了一下,随即笑着点头:“好!

那我晚上还在窗边看你练,给你加油!”

放学回家时,雪已经下得厚了些,踩在地上没到脚踝。

陈遇刚进家属院,就看见父亲站在空地旁,手里拿着个带玻璃罩的煤油灯,旁边还放着个竹筐——筐里装着他的竹竿和搪瓷盆,搪瓷盆里的墨色石子被雪盖了层白,父亲正用手把雪扫掉。

“回来啦?今天冷不冷?”

父亲接过他的书包,手指碰了碰他的耳朵,“耳朵都冻红了,快进屋烤烤火。”

母亲在屋里烧着煤炉,炉上坐着个铝壶,正“咕嘟咕嘟”

冒热气。

她从柜子里拿出双新做的厚棉手套,手套是用旧棉袄改的,里面塞了厚厚的棉花:“给你做的,晚上练竿时戴上,别把手指头冻坏了。”

陈遇接过手套,套在手上试了试,又厚又暖,连手腕都能护住——母亲的手在做手套时被针扎了好几个洞,昨天他还看见母亲的手指上贴着创可贴。

晚饭吃的是红薯粥和白菜炖豆腐,母亲特意多盛了勺豆腐在陈遇碗里:“多吃点热的,晚上练竿才有劲。”

陈遇扒着粥,看着父亲给自己的竹竿做调整——父亲找了段旧棉线,缠在导环的气门芯上,说“冬天线变硬,缠点棉线能让线滑得顺些,不容易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