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杭城砺剑与轩辕初鸣(3 / 5)
并不理想。
周小波看着积分榜上逐渐落后的名次,脸上第一次失去了笑容,取而代之的是焦虑和自责。
随队的周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在一个比赛间隙,把周小波拉到一边,没有责备,而是拍了拍他的肩膀:“小波,还记得我们‘旭日’战队的宗旨吗?不仅是比赛,更是传递钓鱼的快乐和‘旭遇’的品牌精神。
成绩重要,但不是唯一。
放下包袱,做回你自己,把你对钓鱼的热爱展现出来,观众会感受到的。”
周小波看着周凯鼓励的眼神,回想起训练中的点点滴滴,以及队友们信任的目光,用力点了点头。
再次回到赛场,他深吸一口气,对着镜头露出了一个或许不那么完美、却足够真诚的笑容,解说的语气也自然了许多,甚至开始主动与线上观众分享比赛中的趣事和自己的感悟。
这种真实的转变,反而为他赢得了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就在赛场上的年轻人们为荣誉和成长奋力拼搏时,“旭遇”
总部,“轩辕”
项目组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实验室里,孙宇和李文博盯着刚刚完成固化、基于全新“应力引导”
理念制作的“轩辕”
测试竿坯,神情紧张。
王小虎也守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的计算、模拟、失败、调整,他们最终设计出了一套复杂的“梯度铺层”
和“微结构卸荷通道”
方案。
通过在竿坯内部特定位置,采用不同模量、不同角度的碳布进行精准铺叠,并利用特殊的编织技术形成微观的应力引导结构,试图将极端受力下的集中应力分散、引导至非关键区域消耗掉。
理论上完美,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孙宇小心翼翼地将测试竿坯安装到精密力学测试机上。
随着测试机开始运转,施加的负荷逐步增大,屏幕上的应力应变曲线平稳上升。
百分之五十额定负荷……百分之八十……百分之百!
竿体保持着完美的弧度,没有异响,没有扭曲。
百分之一百二十!
过了传统设计的极限负荷!
曲线依旧平稳!
百分之一百五十!
“咔……”
一声极其轻微的、不同于材料断裂的异响传来!
众人心头一紧!
失败了?
然而,测试数据显示,负荷仍在稳步增加,竿体并未失效!
孙宇立刻调取高摄像和内部传感器数据。
“是设计预留的‘次级卸荷通道’被激活了!”
李文博指着屏幕上某个区域的能量释放峰值,激动地喊道,“看!
应力在这里被成功分散释放!
主承力结构完好无损!”
当负荷加至百分之一百八十时,竿坯才在预设的“最终安全区”
平稳过度变形,并未生灾难性的断裂!
测试室内陷入了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出巨大的欢呼声!
“成功了!
我们成功了!”
孙宇一向冷静的脸上充满了激动的红晕,用力抱住了身边的李文博。
李文博也罕见地失态,眼镜歪了都顾不上扶,喃喃道:“应力引导……真的可行!
我们做到了!”
王小虎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粗壮的胳膊,瓮声瓮气地吼道:“太好了!
俺就知道!
俺就知道能行!
这‘轩辕’,成了!
!”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陈遇那里。
他正在观看比赛直播,接到孙宇的电话,听着那头语无伦次却充满兴奋的汇报,他的嘴角缓缓扬起,最终化作一个无比欣慰和自豪的笑容。
“辛苦了,孙宇,文博,虎子,还有项目组的所有人!”
陈遇的声音带着难得的激动,“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我为大家感到骄傲!
尽快整理数据,准备下一步的精细化设计和样品试制!”
挂断电话,陈遇深吸一口气,看向会议室里期待地望着他的众人。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