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5)

加入书签

硝烟渐渐散去,刺鼻的火药味却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久久不散。

彭渊望着战场上那一片狼藉,心中五味杂陈。

他缓缓走下城墙,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仿佛脚下不是坚实的土地,而是无数冤魂的身躯。

“将军!”

副将快步迎上来,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欣喜与疲惫,“我们赢了!”

彭渊微微点头,却没有丝毫胜利的喜悦。

他的目光在战场上缓缓扫过,看到那些被炸得面目全非的敌军尸体,又看到己方士兵们欢呼中带着悲戚的面容,心中一阵刺痛。

“打扫战场,将牺牲的将士们好好安葬,敌军的尸体也妥善处理,莫要让他们曝尸荒野。”

彭渊的声音低沉,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副将领命而去,彭渊独自在战场上踱步,他看到一个年轻士兵的尸体,双眼圆睁,手中还紧紧握着兵器,稚气未脱的脸上满是惊恐与不甘。

彭渊轻轻合上他的双眼,低声道:“孩子,安息吧,你的牺牲不会白费。”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

彭渊抬眼望去,只见一群百姓正朝着战场走来。

他们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感激与敬意。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白苍苍的老者,他来到彭渊面前,“扑通”

一声跪下,身后的百姓们也纷纷跟着跪下。

“将军,您是我们的救命恩人啊!”

老者老泪纵横,声音颤抖,“若不是您,我们这些百姓还不知道要遭受多少苦难。”

彭渊连忙扶起老者,苦涩地说道:“老人家,这是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牺牲了太多人。”

百姓们围在彭渊身边,纷纷诉说着战争期间的遭遇,那些悲惨的故事让彭渊心中更加沉重。

他知道,这场战争虽然暂时结束了,但百姓们心中的创伤却难以愈合。

“大家都起来吧,接下来,我们要重建家园,让生活回到正轨。”

彭渊大声说道,他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给百姓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彭渊带领着士兵们和百姓们一起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工作中。

他们清理废墟,修复房屋,开垦农田,每一个人都在为了新的生活而努力。

彭渊也常常和百姓们一起劳作,他深知,只有与百姓同甘共苦,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

朝堂之上,关于这场战争的争议不断。

有人弹劾彭渊使用炸药过于残忍,违背了仁义之道;也有人称赞他果断决策,拯救了无数百姓和士兵的生命。

彭渊对此并不在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为了大义,为了心中的那份责任。

一天,彭渊正在田间劳作,一位信使匆匆赶来,带来了皇帝的诏书。

彭渊心中一紧,他不知道这份诏书是福是祸,但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他都将坦然面对,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

一天,彭渊正在田间与百姓一同翻整土地,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粗糙的锄头在他手中挥舞,动作娴熟而有力,丝毫不见身为将军的架子。

就在这时,一位身着华服的宫廷使者匆匆赶来,神色凝重,手中捧着明黄色的诏书,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彭渊停下手中的活计,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上前跪地接旨。

使者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彭渊将军于战事中立下奇功,然其所用手段亦引朝堂争议。

朕念其初心为保家卫国、护佑百姓,特宣彭渊即刻回宫,入朝面圣,共商后续之策,钦此。”

彭渊谢恩后起身,望着手中的诏书,眉头微微皱起。

百姓们围拢过来,眼神中满是担忧与不舍。

那位白老者焦急地说道:“将军,此番回宫,吉凶未卜,您可要小心啊。”

彭渊安抚地笑了笑:“老人家放心,我既问心无愧,便无所畏惧。”

回到都城,彭渊换上朝服,踏入那庄严肃穆的朝堂。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早已分列两旁,气氛凝重压抑。

彭渊刚一踏入,便感受到了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