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两根针(2 / 4)

加入书签

绩的诚挚祝贺。

    放下电话,他的目光落在办公桌上两份凝结着无数心血的文件上,那是两份如同锋利刺针般的计划。

    首先用来刺破‘蚂蚁气球’的这根针。

    从前两天战报就能看出来无论电商还是金融。

    蚂蚁正处于绝对的上升期,被视为华夏金融科技创新的标杆,其上市计划是万众瞩目的史诗级项目。

    这跟前几个月的滴滴还不一样,这一回敌人更加的隐秘而且狡猾,最重要的是不像前者那样直接作死,这就给陈默他们想要干预带来了极大的难度和挑战性。

    思来想去,要让它“提前暴雷”,意味着要撼动其根基。

    这不是摧毁它,而是让其商业模式中的巨大风险和政策合规问题提前暴露在监管和公众视野下,从而迫使上市中止或重塑。

    最重要的是陈默他不能明火执仗地发起攻击,而是利用现有的互联网资源,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精准的“风险揭示”。

    陈默不需要创造风险,他只需要把蚂蚁自身存在的、并在数年后才爆发的巨大风险,提前、放大、并有效地呈递给监管层和公众,充当那个勇敢的“吹哨人”。

    《马已今服计划》

    「第一阶段:深度研究与情报构建(筹备期)

    彼岸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

    分析公开的ABS发行数据,量化蚂蚁的杠杆倍数。

    绘制出其资金流向图,展示如何通过少量自有资本撬动万亿级信贷规模。

    通过收集到的海量数据建立模型,模拟在宏观经济下行、借款人违约率小幅攀升的情况下,蚂蚁旗下贷款产品的资产质量会如何急剧恶化,以及其风险准备金是如何的不足。

    分析其用户数据,揭示其客户高度集中于年轻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下沉市场,这些群体的金融脆弱性更高。

    渗透与舆论造势:

    招募具有金融背景的人员,伪装成用户、合作伙伴甚至前员工,开始潜伏在各类论坛(如知乎、职言)、社群中收集关于暴力催收、过高利率、过度诱导借贷的真实案例。

    特别说明:这些案例必须真实,经得起核查。

    派人渗透入与其合作的小贷公司、银行,了解其在合作中的实际风险承担和风险转嫁情况。

    第二阶段:多维出击,动摇叙事(铺垫预热)

    利用彼岸系的传播渠道和媒体资源,发起一场“基于事实的质疑”运动。

    舆论层面:质疑其“科技”外壳,揭露其“金融”内核。

    覆盖范围:“精英”舆论场(微信公众号、知乎、职言、小红书)、大众舆论场(百度、微博、贴吧等)

    备选:引导国际舆论

    第三阶段:引爆危机(发动总攻)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