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风起互联(5 / 7)

加入书签

万个乘客、五千名司机的注册量,覆盖沪市20%打车市场,发展很是顺畅。

    从双方纸面实力来看,无论天时地利人和,滴滴都是处于劣势的一方。

    滴滴也做好一场攻坚战的准备,程唯亲自带着团队鼓捣出一个名为“诺曼底”的抢滩登陆行动计划。

    这个计划脱胎于之前在京城跟打的出行的作战经验复盘总结,迭代出最新的一版行动纲领。

    核心就是不平均用力,重点突出,单个矛盾,单个解决。

    滴滴目前只有金沙江数百万的A轮资金,他们的“弹药”是有限的,跟大黄蜂在正面战场硬碰硬即便能胜也是惨胜。

    大黄蜂打哪里,滴滴就抢哪里,但这是后者故意营造的假象。

    实际上执行富则火力覆盖,穷则纵横穿插的战术。

    那就是滴滴将会效仿之前在京城之前的做法,在对方已攻占的地点进行佯攻,随后主力向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巨大的场所吹响冲锋号,同时辅以广告的火力覆盖。

    当滴滴全军出击后,双方正式开打。

    按照打车软件规定,需要认真核实司机身份,司机需持有身份证,服务监督卡原件才能办理业务,大黄蜂严格遵守。

    而滴滴只需要司机输入真实姓名、出租车公司、服务监督卡号和车牌号码,就可以通过验证。

    大黄蜂在机场,地铁大肆投放广告,而没钱搞不起媒体矩阵式火力覆盖,滴滴就通过渠道搞来十万个手机号,进行短信轰炸,效果拔擢。

    上面曾三令五申要求打车软件不能采用加价功能,大黄蜂严格遵守,而滴滴使用加价功能大大提升了乘客打车成功率,司机也因此得到了实惠。

    产品遇到不确定的政策或其它风险时,创业公司真的没有必要去考虑太多的风险因素,为了占领市场,程唯无所不用其极。

    死皮赖脸玩阴的、你死我活抢地盘、用生命在做地推,三管齐下。

    就在业界所有人都以为会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沪市打车大战的时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战局向着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发展。

    当做好苦战准备,御驾亲征打算誓死一搏的程唯,看着一封封捷报,彻底傻了眼。

    他有些自我怀疑,有种不真实,同时又有些意犹未尽之感。

    不是说好的攻坚战么?怎么感觉滴滴好像打成了歼灭战?

    从一月中旬到现在,滴滴在市场占有率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反超了经营大半年的大黄蜂打车,占据沪市半壁江山。

    原计划半年才能达到的目标,只过了一个多月就完成了,甚至超额完成目标。

    说摧枯拉朽有些过于伤对手自尊,但势如破竹还是比较恰当的。

    程唯感觉自己还未出全力,对方怎么就倒下了?

    最后程唯终于回过味儿来,原来自己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