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投创新,收知乎!(6 / 7)
豌豆荚正在勉励抵抗,百度手机助手的侵袭,在应用分发类工具勉强保持着市场第二的地位。
而另一个已彰显不俗潜力的就是知乎,其实就是仿照国外问答社交类网站Quora,再进行本地化后形成的产物而已。
鼎好电子商城A座写字楼10层。
陈默一行人见到李开复和知乎的创始人周源。
李开复带着周源,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给陈默和周受资一众客人,介绍参观了下创新工场。
随后众人来到一间会议室,周源开始介绍知乎目前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情况。
2010年底,知乎开始内测;
2011年1月26日,知乎正式上线;
2011年3月,知乎就获得创新工场的150万天使轮投资;
发展到目前,知乎的战略是贵精不贵多,执行严格的邀请制度。
一来是为了确保用户准实名身份的真实性;
二来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信息,实名制可以方便用户有的放矢的向你感兴趣的人提出疑问。
每一个都是高质量核心用户,目前整体用户规模在有意控制下,不超过10万,而且一些知名用户不乏李开复、美团王兴、搜狗王小川、真格基金徐小平等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知名VC、以及各行各业的资深专业人士在里面回答问题。
通过专业人士解答问题,出现很多经典的问答,然后散布网络,吸引更多人索求邀请,这也成为目前的知乎的营销策略。
听完介绍,陈默皱着眉,伸出三个手指,
“三个问题,
第一、知乎想要发展,最终肯定会放开,而放开又会导致问题回答质量下滑,有价值的问题变少,跟成立初衷相悖,怎么解决?
第二、知乎如何避免沦为下一个百度知道?天涯问答?
第三、盈利模式和商业化探索,有什么想法?”
“这个.”
周源一下就被问住了,而坐在他旁边的李开复听完也有些牙疼,这每个问题都是直指知乎目前的要害,陈默这家伙这是不出刀则已,拔刀就要见血啊。
其实这些问题周源不是没想过,而是他现在还真不知道怎么解决,最后只能磕磕巴巴说了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
陈默不置可否,嘴角噙着笑容,针对刚才的那几个问题,结合知乎后续发展,说了下自己的想法,但每条都点到即止,听得周源心里跟猫爪一样难受。
随后他只是简明扼要说了下彼岸目前所拥有,而且是知乎急需一些东西,比如隐私舆情监控系统、智能推荐系统、日益成熟的创作激励机制等等。
“.刚才我说的这些,起码知乎能节省1~2年发展时间,但想要发展呈跟新浪微博这样的体量,还是任重道远。
而且核心用户的维持和激励是要钱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