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追击(1 / 2)

加入书签

娜仁也拿了一张弓,在杨元嗣身边射了七八箭,已经力气耗尽,呼呼的喘气。

这种战法看着热闹,实际上杀伤力不大。

草原上的骑兵对战,真正能够决定胜负的还是两军靠近二三十步以内的短兵相接。

所谓五步射面并不是空话,杨元嗣看那些草原骑士,披甲率不足三成,基本都是镶着铁片的皮甲。

他们也没有长枪大戟,近战用的都是三四尺的弯刀,主要还是靠着近距离弓箭对射。

登州骑兵虽然是轻骑兵,却也穿着轻铁甲,游牧骑士的弓箭是射不透的。

杨元嗣看到那狼头大旗之下,有个大胡子在挥舞着弯刀指挥部队前进。

那家伙应该就是泰赤乌部的首领吧?

杨元嗣从马鞍山的箭袋里仔细挑选了一支箭,放在赤弦上,向着那大胡子射去。

长箭离弦,发出了一种尖锐的响声,既刺耳又具有穿透力。

有那么一瞬间,战场上所有的人目光都集中到了这支箭上。

那大胡子只觉得眼前一黑,利箭就射穿了他的头颅,带出红白色的脑浆。

达旦部的战士们士气大振,大声呼喊道:“梅尔根!梅尔根!”

杨元嗣知道这是蒙语“神箭手”的意思,他将弓收了起来,微笑着向四周点头示意。

娜仁看向杨元嗣的眼神中是藏不住的爱意,自己的爱人果然是草原上的雄鹰啊。

卓鲁看向杨元嗣也是满眼的爱意,那个大胡子叫作术科尔,是个十分难缠的对手。

杨元嗣一箭射死了他,泰赤乌部的骑兵一下子就乱了阵脚。

花宋指挥登州骑兵从侧翼杀出,直接冲到了泰赤乌骑兵的阵中。

登州骑兵全是两丈多长的长枪,刺的太赤乌骑兵人仰马翻。

泰赤乌骑兵陷入了最危险的境地,他们失去了首领的指挥,开始胡乱冲击。

泰赤乌有一万多骑兵,达旦部加起来跟这个人数也差不多,本来双方混战势均力敌。

杨元嗣和登州军骑兵却是个巨大的变数,刘十三挥舞着铁棒,将周围的草原骑兵砸的血肉横飞。

李重山的长枪如同雨点一般落下,没有敌人能够在他手下撑过三合。

花荣带着一百多骑射术最精湛的神射手,在外围射杀那些想逃跑的敌人。

泰赤乌部彻底开始崩盘了,他们开始不顾身边的战友,发了狂一样拼命往后边撤退保命。

草原上的战斗没有稳住阵脚这一说,两军对垒,一但落败,就只有看谁跑的快了。

因为逃跑的时候必须将后背留给敌人,这个时候伤亡最大。

卓君可不是个什么仁人君子,眼看泰赤乌部溃退,指挥着大部压上,肆意射杀溃军。

这两个部落本来就是同宗同源,那些泰赤乌部的落单骑兵眼看逃命无望,只能下马跪在地上投降。

卓鲁追逐了一百多里就停住了,回来接受俘虏。

杨元嗣很好奇他要怎么对待这些俘虏,想不到卓鲁的处理办法让他大吃一惊。

卓鲁将那些俘虏们集中起来,叽里咕噜说了一通话,其中几个俘虏情绪激动,开始在队伍里指认,挑出了一百多人。

达旦部的勇士们将这一百多人绑了起来,后面又出来一群人,直接将这些人全部斩首。

卓鲁又对着剩下那些泰赤乌部的骑兵说了几句话,那些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骑上战马嗷嗷叫,引着达旦部的骑兵往北去了。

卓鲁招呼杨元嗣赶上,然后分出一部分骑兵守家,其余人倾巢而出。

杨元嗣不知道他要干什么去,将刘十三和李重山叫到身边,嘱咐他们带着登州军保护娜仁。

娜仁笑着点了点头,也没有拒绝。

杨元嗣跟花荣快马赶上大部队,只见他们沿着湖边一直往北,过了一条浅浅的小河,到了傍晚的时候远远看到了一片帐篷。

那应该就是泰赤乌部的大本营了,这次他们的首领换了一个年轻的高瘦青年,满脸都是茫然和恐惧。

杨元嗣虽然不知道他是谁,不过他知道这样的首领是无法指挥队伍取胜的,因为这人明显未战就已经先没了胆气。

结果也跟杨元嗣预想的差不多,只是他没想到,那些作战最勇猛的反而是先前那些投降的泰赤乌战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