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亲军(2 / 2)
渡口浮桥,心中感叹不已。
古代战争讲究地理天险,如此大河确实能够对行军路线和速度产生巨大影响。
杨元嗣站在河边,眼看着大军一队队过河,心中隐隐担忧。
赵纬纶的计策百试百灵,但是要想将燕云十六州全部掌握在自己手中,也必须要用一些手段了。
现在滦州的张觉已经投降了金国,这就使的局面更加复杂。
耶律大石和萧干都不足为惧,不论是硬碰硬还是将他们赶走,杨元嗣都有十足的把握。
当然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避免自己实力的损失,毕竟每个登州骑兵都是费尽心血培养起来的。
杨元嗣赶到雄州的时候,种师道已经被罢官,赶回了延安府。
现在西军的统帅是杨可世,实力上指挥权在童贯手里。
童贯心里对杨元嗣的看法也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
杨元嗣从一个渤海来的蛮子成长为现在的封疆大吏,一方节度使。
虽说很多地方都靠童贯的关系,但是童贯也不得不承认,更多的还是靠着杨元嗣本身的实力。
杨元嗣表面上对童贯当然是毕恭毕敬,功夫做的十足。
童贯开始还安慰杨元嗣,说着些场面话,等到真的看到登州军的时候,他心里才掀起了滔天巨浪。
从进入枢密院起,童贯领兵已经超过二十年,虽然说有胜有败,但是分辨部队战力的眼力他还是有的。
杨元嗣部下的登州军战力已经完全超过了大宋所有禁军,也超过了西军。
杨元嗣是什么时候开始有了如此强悍的力量?
童贯仔细回想,似乎早有预兆,似乎又是突然成为了这么一个强大的怪物。
他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有些老了,赶快拿下燕云吧,也许该急流勇退了。
杨元嗣虽然表面上对童贯客气,可是落实到军事指挥上,他却是独断专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