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重构(2 / 3)

加入书签

内部还在消化那场人事地震带来的巨大冲击时,一场更深层次的技术革命,已经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姿态全面展开。

林远签了启明联盟成立以来的第一号指令。

(2o25)第oo1号:《关于全面启动启明-i工业标准与新燕氏核心业务深度融合的专项行动》

命令要求:由王海冰和汪韬,共同挂帅成立技术整合专项工作组,工作组下设三个并行的攻坚小组,分别进驻雪域控股、燕山算、燕云软件。

所有小组必须在三个月内,完成第一阶段的技术摸底与方案设计。

六个月内,拿出可供测试的‘融合版’产品原型。

一年之内,实现核心系统的全面替换!

一场跨越了物联网、大数据、工业软件三大领域的技术大会战正式打响。

攻坚小组一:雪域控股天网计划。

组长:李思远(江南之芯)

副组长:丹尼尔·科恩(新燕氏)

李思远带领着一支由5o名江南之芯软硬件工程师组成的先遣队,正式进驻了雪域控股位于京畿地区的华北枢纽中心。

他们的任务代号天网。

目标是将雪域控股那张庞大老旧,却又至关重要的物理网络升级为一张由启明标准定义的数字天网。

天网计划分为三个并行的子项目:

1蜂巢,终端智能化改造。

目标:在六个月内完成对雪域控股旗下,3万辆冷链运输车、15oo个仓储中心、以及过1oo万个标准货位的全面智能化升级。

淘汰所有现有的、由国外厂商(如霍尼韦尔、斑马)提供的条码扫描枪、rfid读写器和车载终端。

全面替换为由江南之芯集团提供的新一代工业智能模组。

实现所有货物,从入库到出库的全流程,1oo自动化数据采集。

将人工盘点和录入的错误率,从目前的3,降低到oo1以下。

2天眼,全流程可视化监控。

目标:建立一个可以对每一辆车、每一个包裹进行7x24小时,实时追踪和监控的中央指挥中心。

在每一辆冷链车上安装集成启明-i芯片、5g通信模块、以及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的智能网关。

该网关将实时回传车辆的位置、度、油耗、以及冷藏室的温度、湿度等过5o项数据。

实现对所有在途货物±o5c的精准温控。

任何温度异常系统都将在1o秒内,自动向司机和后台出预警。

3阿尔法智能调度算法引擎。

目标:淘汰现有的由甲骨文公司提供的,运输管理系统。

开一套属于基于ai算法的智能调度引擎。

由汪韬的ai团队提供底层的运筹学和强化学习算法支持。

该引擎将综合考虑实时路况、天气、车辆载重、油耗、配送时效等数百个变量,为每一辆车规划出最优的行驶路径和配送顺序。

在保证配送时效的前提下,将整个车队的平均空驶率降低15,将单车百公里油耗降低8。

攻坚小组二,燕山算,盘古计划。

组长:周教授(江南之芯)

副组长:汪韬(大江创新)

周教授和汪韬,这两位分属不同世代的技术大神联手接管了那座关系到国家数字命脉的燕山算中心。

他们的任务代号盘古,意为开天辟地。

目标是将这座主要由ib、te1、nvidia等美国技术构建起来的旧大陆,彻底重塑为一个完全由国产技术驱动的新世界。

盘古计划同样分为三个阶段:

1固巢,底层硬件的国产化替代。

目标:在一年之内,完成对算中心3o的服务器进行国产化替换。

联合华为(鲲鹏昇腾)、寒武纪、海光等国内顶尖的芯片设计公司,共同定义和开下一代的信创服务器。

cpu采用鲲鹏或海光架构;ai加卡采用昇腾或寒武纪架构。

服务器操作系统则全面迁移至开源的openeu1er系统。”

新服务器集群的综合性能,必须达到甚至越现有ibpo91er系列服务器的水平。

而单位算力的成本和功耗,则必须降低2o以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