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高层的调研(2 / 3)

加入书签

看,制造业占比35,现代物流业占比22,文旅及配套产业占比18,数字科技与信息服务业,这个我们过去完全没有的产业占比达到了8!”

“高省长,您是经济专家。”

林远将目光投向了省长高振邦,“您看这份产业结构图,意味着什么?”

高振邦的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敢在汇报中,直接向自己这个省长“提问”

他扶了扶眼镜,沉声问道:“林远同志,我想知道,你这个8的‘数字科技’,具体的构成是什么?不会是搞了几个外包的软件公司,或者拉了几条网线,就硬凑出来的数据吧?”

这个问题,问得极其尖锐。

林远却笑了。

“高省长问到点子上了。”

他再次切换画面,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充满了科幻感的3d模型——青川算力中心的实时运行图。

“我们青川,一不靠海,二不沿边,更没有高校和科研院所,搞‘高科技’,听起来就像个笑话。

但我们有一样东西,是很多沿海达城市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廉价且稳定的清洁能源。”

“我们利用境内水电站的富余电力,结合省里‘东数西算’的政策补贴,成功地将我们的综合用电成本,控制在了每度电o35元以下。

这个价格,对那些需要进行ai大模型训练的科技公司来说是致命的诱惑。”

“目前,我们的‘青川数字科技公司’,已经与中科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天枢智能’,签署了长达五年的算力支持协议。

仅这一项业务,预计明年就能为我县带来过八千万的纯利润,以及一个由近百名顶尖it工程师组成的人才储备库。”

当林远讲完这最后一段,整个指挥中心,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他这套清晰的逻辑、详实的数据,和那种“无中生有、点石成金”

的战略眼光,给彻底镇住了。

高振邦省长看着屏幕上那跳动的数据流,许久才缓缓地吐出了四个字:

“后生可畏。”

调研的第二站,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江南省高精特种钢材生产基地”

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数千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

让考察团感到惊讶的是,整个工地虽然繁忙,但却干净得不像一个建筑工地,所有的建筑材料都堆放得整整齐齐,地面上几乎看不到任何建筑垃圾。

“奇迹!

魏书记,这在我看来,就是一个奇迹!”

德国克虏伯集团的席技术官汉斯,穿着一身蓝色的工装,激动地对着魏建功书记,竖起了大拇指。

他用他那带着德国强调的中文,指着远处一座已经封顶的巨型厂房说道:“这座3号厂房,从打下第一根桩基,到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青川建投的工人们,只用了不到一百天!

这个度,即使是在我们德国,也是最顶级的‘工业度’!”

“更让我感到敬佩的,是他们对质量的尊重!”

汉斯拿起一块刚刚浇筑完成的混凝土试块,“我们的监理团队,对这里的每一批次混凝土都进行了抽样检测,强度、标号、抗压等级……全部都过了我们德国d标准的最高要求!

孟先生告诉我,这是林书记下的死命令。

那就是标准,一个毫米都不能降!”

魏建功看着眼前这个金碧眼的德国专家,又看了看旁边那个虽然年轻,但脸上却写满自信的孟彦,眼中露出了深深的赞许。

调研的最后一站,有些出人意料。

车队没有去石砚文旅小镇,也没有去现代农业示范园,而是直接开到了“青川新时代干部展学院”

此时,学院最大的阶梯教室里,座无虚席。

一场特殊的课程,正在进行。

主讲人,不是什么专家教授,而是青川本地的民营企业家朱海坤。

课程的题目,也很有意思——《一个青川商人的自白:我所亲历的“青川度”

》。

魏建功书记没有惊动任何人,只是带着郑宏图和林远,悄悄地从后门走了进去,在最后一排坐下。

“……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