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青川度(2 / 3)
。
《江州晚报》、《江南经济观察》等省市级媒体迅跟进。
很快,这股热潮便蔓延到了全国。
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财经频道……国家级的媒体,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创造了“西部山区展样本”
的小县城。
“青川度”
、“青川模式”
一时间成了网络上的热词。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舆-论-风暴,林远和他核心团队的反应,却出人意料地低调。
林远直接下令,除县委宣传部统一安排外,他和孟彦、周云帆、张强等核心领导,一概不接受任何形式的个人专访。
“把镜头对准我们的企业家,对准我们的一线工人,对准我们青川的老百姓。”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林远这样说道,“他们才是创造奇迹的主角。
我们是服务者,不是明星。”
即使是红颜知己的苏菲,一再软磨硬泡,林远依然坚持住,没有接受她的采访。
这种务实不务虚的态度,让整个青川官场,都形成了一种埋头干实事、不搞花架子的风气。
然而,林远想低调,却有人偏不让他低调。
这个人,就是常务副县长何平。
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站队失败的打击后,这位官场老油条,迅找到了自己全新的“政治生态位”
——成为林书记最忠诚、最狂热的“席吹鼓手”
。
“各位记者朋友们,青川为什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原因有很多,但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只有一个!”
在一次面对十几家媒体的长枪短炮时,何平站在县政府的大楼前,慷慨激昂,手舞足蹈。
“那就是因为我们有林远书记这样一位‘主心骨’!
是林书记,以他非凡的政治智慧、无与伦比的战略眼光和敢于担当的魄力,为我们青川擘画了今天这张宏伟的蓝图!”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林书记的每一个决策,都精准地踩在了时代展的脉搏上!
从特钢基地到算力中心,那都是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这就是格局!
这就是高瞻远瞩!”
这段充满了肉麻吹捧的采访视频,很快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
林远是在顾盼的办公室里,哭笑不得地看完的。
“老板,”
顾盼忍着笑汇报道,“这已经是何县长这个月,第五次以‘青川县政府新闻言人’的身份,接受媒体采访了。”
林远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知道,何平这是向他递交“投名状”
。
他这是在告诉所有人,他何平是林远书记麾下最忠诚的那条狗。
对于这种行为,林远懒得去管。
只要他不耽误干正事,随他去折腾。
一个被彻底打断了脊梁的对手,有时候比一个被清除掉的对手更有用。
至少,他能成为一个活生生的“警示牌”
。
媒体的疯狂报道,很快就带来了第二个“幸福的烦恼”
——全国各地的政府考察团,纷至沓来。
从邻近的兄弟县市,到千里之外的西部贫困地区,甚至还有沿海的达城市……
一时间,青川县政府的招待所,车水马龙,人满为患。
最多的一天,县政府同时接待了来自五个不同省份的七个考察团。
周云帆和张强这些核心领导,几乎所有的工作时间,都被分割成了两部分。
上午陪同考察,下午开会研究工作,晚上还要参加接待晚宴。
“老板再这么下去,咱们的正事都别干了,干脆成立一个‘青川考察接待办公室’算了!”
在一次碰头会上,一向沉稳的周云帆也忍不住开始抱怨。
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盛名”
所累,疲于奔命。
只有一个人,从中嗅到了巨大的商机。
“老板,”
孟彦放下手里的茶杯,“我倒觉得,这不仅不是个麻烦,反而……是咱们青川下一个产业的引爆点。”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你们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