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困龙在渊,名震咸阳(2 / 4)
【本章启示】 韩非的困境(思想超前不被本国接纳)与闪光(着作震撼秦王)揭示了价值实现的复杂路径。这警示我们:真正的才华可能暂时被环境遮蔽(韩非在韩不被重用),但金子终会发光(着作传秦);个人的价值实现(韩非着书)有时需要超越地理与身份的局限(思想无国界)。
2:强秦压境,韩非赴秦(公元前233年,新郑 & 咸阳)
主要事件: 秦国大军压境,直指韩国。韩国君臣惊恐万分,束手无策。韩王在极度恐慌中,采纳了“以韩非为饵”的计策,派韩非出使秦国。韩非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踏上了西行之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秦国的铁蹄踏碎了中原的宁静。大将内史腾(也称腾)率领十万精锐之师,兵锋直指韩国边境。烽火狼烟,再次在韩国的天空燃起。消息传回新郑,韩国宫廷陷入一片末日般的恐慌。
韩王(韩王安)脸色惨白,在王座上如坐针毡,声音颤抖:“秦…秦军又来了!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殿下的群臣更是噤若寒蝉,个个面如土色。求和?割地?献城?这些老把戏早已榨干了韩国的膏血,如今还能拿什么来填饱秦国的胃口?
“大王!”一位老臣颤巍巍地出列,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臣有一计,或可解燃眉之急!”
“快讲!”韩王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秦王政…不是极度推崇公子非(韩非)的才学吗?那句‘死不恨矣’可是天下皆知啊!”老臣压低声音,脸上带着一丝献祭般的冷酷,“不如…就派公子非出使秦国!以他的名望和秦王对他的仰慕,或许能说动秦王,暂缓对我韩国的攻势?再不济…也能拖延些时日…”
此言一出,殿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把韩非当作一件珍贵的贡品,献给秦王,以换取短暂的喘息!这无异于将自己的宗室才俊送入虎口!
韩王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旋即被更深的恐惧淹没。他看向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的韩非,仿佛在打量一件货物:“公子…国家危难至此…你…你可愿为社稷一行?”话语中充满了虚伪的恳求与不容拒绝的压力。
韩非的心瞬间沉入冰窟!他只觉得一股巨大的屈辱和彻骨的寒意席卷全身。他何尝不知秦王的虎狼之心?他何尝不知自己此去凶多吉少?韩国,他的母国,不仅不采纳他的强国之策,到头来,竟要利用秦王对他的“欣赏”,将他当作一件求和的礼物!命运对他开了一个何其残忍的玩笑!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韩王那懦弱的脸,扫过群臣那或期待、或躲闪、或不屑的眼神。他的心在滴血,喉头因激动和口吃而更加阻塞,最终只化为一声沉重的叹息和一句略显断续却异常清晰的话:
“臣…臣…奉诏。”
他知道此行无异于赴死,但他骨子里那份属于公子的责任感和对故土的眷恋,让他无法拒绝。或许…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或许能凭借胸中所学,为韩国求得一线存续之机?带着这种极其复杂、悲壮且渺茫的希望,韩非踏上了西行入秦的道路。身后,是故国摇摇欲坠的江山;前方,是既仰慕他才华又想吞并他祖国的虎狼之君。
当韩非抵达咸阳的消息传来,整个秦宫都为之震动!秦王嬴政更是欣喜若狂!他几乎是怀着一种“追星”般的激动心情,立刻下令以最高规格的礼仪接待这位他心仪已久的思想巨匠。
章台宫大殿,隆重非凡。嬴政高坐王位,难掩兴奋之色,目光灼灼地盯着殿门口。当那个清瘦而挺拔的身影,在侍者的引导下缓缓步入大殿时,嬴政甚至微微向前倾身。这就是韩非!写出那些雷霆文章的韩非!
“韩国使臣…韩…韩非…叩见秦王!”韩非依照礼仪行礼,声音因紧张和口吃而显得更加艰涩,与他竹简上那犀利流畅、气势磅礴的文风形成了巨大反差。
嬴政的热情瞬间被浇了一盆冷水。他期待的是一个口若悬河、风采照人的无双国士,能与他纵论天下,指点江山。眼前这个人,却显得拘谨、木讷,甚至说话都……结巴?巨大的心理落差,让嬴政脸上的笑容有些凝固,眼神中的狂热也迅速冷却了一分。
“先生免礼!寡人仰慕先生久矣!今日得见,果然…风度不凡。”嬴政努力维持着表面的热情,但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