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 周亚夫三月定七国(2 / 4)

加入书签

的喊杀声和梁王绝望的呼救,暂时抛在了身后。(大军行动)

【本章启迪】:梁王死守(睢阳)的悲壮与周亚夫决策(走昌邑)的远见。警示我们: 面对强敌(吴楚主力), 勇气(梁王坚守)固然可敬,但真正的智慧(周亚夫)在于洞察要害(粮道),选择最佳战场(昌邑)。有时,看似见死不救的“冷血”(不救梁),实则是为了大局胜利(断敌命脉)的深谋远虑。方向比蛮干更重要。

2:断粮道!昌邑铁壁(公元前154年 二月-三月上旬 昌邑大营 / 睢阳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亚夫的大军如同神兵天降,迅速抢占了战略要地昌邑。汉军将士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日夜不停地挖掘壕沟,加固壁垒,竖起高耸的木栅和了望塔。(构筑防线)

短短数日,一座坚固无比、杀气森严的军营堡垒,在昌邑城外拔地而起。周亚夫坐镇中央,稳如泰山。(关键事件:构筑昌邑壁垒)

与此同时,睢阳城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睢阳战场惨烈升级)

吴楚联军像发了疯的野兽,不计伤亡地猛攻!巨大的攻城槌撞击着城门,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密集如蝗的箭矢遮天蔽日,带着死亡的尖啸射向城头;无数叛军士兵嚎叫着攀爬云梯,城头梁军则用滚木礌石、沸油金汁拼死抵抗。(关键事件:睢阳攻防白热化)

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漂杵。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战场惨状)

梁王刘武亲自披甲上阵,挥剑砍杀登城的叛军,他的王袍早已被血污和汗水浸透,眼中布满了血丝,声音嘶哑得几乎发不出声:“顶住!给本王顶住!援军……援军一定会来的!”(梁王的绝望与坚持)

然而,他派往昌邑求援的信使带回的消息,却让他如坠冰窟:

“大王!周太尉……周太尉他……紧闭营门,高挂免战牌!无论末将如何哀求,甚至以头抢地,他只说‘奉陛下诏命,坚守昌邑’,拒不发兵啊!”(关键事件:周亚夫拒不发兵救梁)

“周亚夫!!”刘武发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长剑狠狠劈在城垛上,火星四溅,“你这见死不救的匹夫!本王若能活下来,定要……定要在皇兄面前弹劾你!弹劾你!!”(梁王的怨恨)

昌邑大营,帅帐之内。周亚夫平静地听着部将汇报睢阳城惨烈的战况和梁王的愤怒指责。(周亚夫的定力)

帐中诸将早已按捺不住,个个义愤填膺:

“太尉!梁王乃陛下亲弟!睢阳若破,梁王遇害,陛下震怒,我等如何担待?”

“是啊太尉!叛军主力被梁军拖在睢阳城下,疲惫不堪,正是我军出击,与梁军里应外合,一举破敌的良机啊!”

“末将愿领精兵一支,星夜驰援睢阳!请太尉下令!”(关键冲突:部下请战压力)

周亚夫端坐不动,目光缓缓扫过激动请战的将领们,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诸位忠勇可嘉!然,本帅问你们——我军驰援睢阳,最快几日可达?我军长途奔袭而至,叛军以逸待劳,胜负几何?即便胜,是惨胜还是完胜?我军精锐耗尽,其余叛军(赵、胶西等)乘虚而入,如何抵挡?”(冷静分析:拒绝的深层理由)

一连串的问题掷地有声,问得诸将哑口无言。

周亚夫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昌邑的位置:

“梁王被困,睢阳危急,本帅岂能不知?岂能不忧?然,梁国乃天下劲兵之地,睢阳城坚池深,梁王必会拼死抵抗!此乃天赐之屏障!我军在此,非为坐视梁国覆灭,而是要断叛军之根本!”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隼,指向地图上一条蜿蜒的河流:“看!泗水!吴楚之粮,皆赖此水漕运北上,供应数十万大军!此乃叛军命脉!”(核心战术揭示:断粮道)

“传令!”周亚夫下令,斩钉截铁,“弓高侯韩颓当!(汉初名将韩王信之子,骑兵名将)”

“末将在!”一员身材魁梧、目光如电的老将应声出列。

“命你率领所有精锐轻骑!”周亚夫眼神如刀,“避开叛军主力,绕道南下!目标——淮泗口(泗水入淮河处)!给本帅死死掐断吴楚叛军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