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渐台血雨与舌头的传说(2 / 4)
。他只能更用力地攥紧怀里的玉匣和那柄冰冷的匕首,把它们当作支撑自己走向毁灭的唯一支柱。
当那座矗立在沧池中央、形如孤岛的渐台终于遥遥在望时,王莽几乎是带着一种病态的解脱感,在仅存的几十名卫士的拼死保护下(殿后的人不断被追上来的汉军砍倒),连滚带爬地冲上了通往渐台的狭窄甬道,断后的卫士死死顶住了唯一的入口。他瘫坐在渐台冰凉的、带着水汽的石板上,剧烈地喘息着,如同一条离水的鱼。
回头望去,未央宫庞大的宫殿群在烟火中明灭,昔日象征无上权力和辉煌的帝国心脏,此刻已成为巨大的修罗场。曾经匍匐在他脚下的人群,如今只剩冰冷的背影和带血的脚印。沧池的水,冰冷地环绕着小小的渐台,也隔绝了他与那个曾经被他用符命、改制和谎言强行扭曲的世界。此刻的他,真正成了无边怒海中的一叶孤舟,抱着他虚幻的符命,等待最后的审判。
警示: 当权力失去民心的基石,筑于沙丘上的宫殿,崩塌只在顷刻之间。依附权势的藤蔓,终会在风暴中断裂,唯有扎根于土壤的树木,方能长青。
2.沧池喋血:符命匕首的终极反噬
长安·未央宫·渐台
渐台之上,一片死寂,只有沧池水面偶尔被远处火光映出的粼粼波光,还有台上几十人粗重压抑的喘息声。王莽背靠着冰冷的石栏,怀中紧紧搂着那个装着传国玉玺的玉匣,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冰凉彻骨。那把据说是虞舜帝传下的“虞帝匕首”,被他紧紧攥在右手手心,青铜的刀柄已被他掌心的冷汗浸透,滑腻冰冷。
他浑浊的目光扫过身边仅存的最后屏障——一千余名由侍中、黄门郎、贴身郎官以及少数死忠卫士组成的队伍。这些人的脸上,混杂着疲惫、恐惧、绝望,还有一种近乎麻木的听天由命。他们的盔甲歪斜,刀剑低垂,看向王莽的眼神复杂难明,敬畏早已消散,只剩下一种被绑上末日战车的茫然。
远处,整个长安城的喧嚣如同沸腾的海洋。未央宫各处宫苑传来的喊杀声、哭嚎声、胜利者的欢呼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近!无数火把汇成的洪流,正沿着宫道向沧池方向席卷而来!汉军的怒吼如同催命的战鼓:
“杀王莽!复汉室!”
“诛暴莽!清君侧!”
“捉住那个伪天子!赏万金!”
渐台之上,死寂被打破,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开来。一个年轻的黄门郎再也支撑不住,手中的环首刀“当啷”一声掉落石板,他双腿一软,瘫倒在地,捂着脸压抑地呜咽起来。这哭声像是引爆了恐惧的引线,更多人的脸上显出崩溃的神情,身体不受控制地颤抖。
“不许退!不许乱!”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侍中猛地抽出佩剑,声嘶力竭地咆哮,试图稳住阵脚,声音却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保护圣驾!坚守渐台!卫尉援军……援军很快就到……”但他的呼喊在排山倒海的“杀莽”声中,显得如此微弱而苍白。
没有人再相信援军。
王莽死死地盯着那逼近的火光洪流。那震天的喊杀声,每一个“杀莽”都像一把无形的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脏上。他精心构建的天命神话、他那些依据古书臆造的繁琐礼制、他那些耗尽国力徒劳无功的所谓“改制”……一幕幕在眼前急速闪过,最终都化为这毁灭一切的喊杀声!他感觉自己的灵魂正在被这巨大的声浪撕碎。
“假的……都是假的吗?”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柄据说是上古圣王传承的“虞帝匕首”,牙齿咯咯作响,“朕奉天命……改制复古……中兴圣王……难道都是……都是梦?” 无边的恐惧和彻底的信仰崩塌,让他陷入一种半疯癫的状态。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瞪得溜圆,歇斯底里地挥舞着那把匕首,对着虚空,对着沧池,对着越来越近的敌人嘶吼:“朕是真龙!朕有符命!尔等妖贼!天厌之!天诛地灭!!”
他的声音嘶哑扭曲,在沧池水面上回荡,却只换来渐台下汉军更大的、充满嘲弄与愤怒的吼声:“诛杀此獠!替天行道!”
(《汉书·王莽传下》:“军众追之,围数百重……以弩射台上。”)
轰然一声巨响!通往渐台的唯一甬道入口,被汉军士兵用巨大的撞木彻底轰开!木屑纷飞!如同决堤的洪水,无数手持利刃、眼含仇恨的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