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苏武归汉(4 / 5)

加入书签

,也无法永远遮蔽真相的光芒。

智慧与信念联手,便是戳穿虚假最锋利的箭矢。

4:白归汉:十九载风霜铸就的不朽气节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向渺无人烟的北海。

当单于派出的快马带着释放命令到达时,苏武正倚着那根光秃秃的汉节,在寒风中眺望南方。

听完使者宣读的命令,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狂喜,只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十九年了……他终于可以回家了。

简单收拾行装——其实也无甚可收拾,唯有那根磨得油光亮、牦尾早已脱落的汉节,被他紧紧抱在怀中,如同抱着失散多年的骨肉。

临行前,阿扎哭成了泪人,抱着他的腿不放:“大人!

带我走吧!

让我去大汉看看!”

苏武抚摸着他的头,心中酸涩:“阿扎,你还小,属于这片草原。

好好活着,记住我教你的那句话:‘人无信不立’。

无论身在何处,都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

他将仅有的、还算完整的几张羊皮留给少年,转身踏上归途,没有再回头。

身后,是少年撕心裂肺的哭喊和北海亘古不变的寒风。

长安城沸腾了!

当须皆白、形销骨立但腰背依旧挺直的苏武,手持那根举世无双的“秃节”

,一步一步走进城门时,万人空巷!

道路两旁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男女老少,无不震撼动容。

“看哪!

那就是苏武!

在匈奴十九年,宁死不屈!”

“天爷!

头胡子全白了……那根光杆子,就是他的汉节?”

“十九年啊!

他是怎么熬过来的?真是铁打的汉子!”

“快看!

陛下和大将军亲自出宫门相迎了!”

人群的议论声、惊叹声、抽泣声汇成一片。

白苍苍的老者看到那根秃节,老泪纵横;年轻的士子们则目光灼灼,充满了敬仰。

苏武的名字,一夜之间响彻长安,成为“气节”

最生动的化身!

汉昭帝刘弗陵和大将军霍光,率领文武百官,肃立在未央宫巍峨的宫门前。

看着那个从地狱归来的身影,如同风中残烛,却散着山岳般不可动摇的气魄,一步步走近,年轻的皇帝眼眶湿润,霍光的嘴角也微微抽动。

这震撼的景象,比任何说教都更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忠贞”

,什么是“气节”

苏武走到御前,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冠,将那根光秃秃的节杖高举过头,用尽全身力气,声音沙哑却清晰无比地高呼:“臣!

大汉使节苏武!

奉武帝皇帝之命,持节出使匈奴!

今……幸不辱命!

持节……归国!

拜见吾皇陛下!

万岁!

万岁!

万万岁!”

话音未落,他已轰然跪倒,额头深深触碰到长安城温热的土地,十九年的辛酸、屈辱、坚持与信念,在这一刻尽数化作滚烫的热泪,汹涌而出!

汉昭帝快步上前,亲手搀扶起这位国之脊梁,声音哽咽:“苏卿……苦了你了!

回来就好!

回来就好!”

霍光肃然长揖,身后百官齐齐躬身,向这位用生命诠释忠诚的老臣致敬!

翌日,苏武沐浴更衣,换上崭新的汉家冠服,手持那根意义非凡的秃节,在百官陪同下,前往长安城郊的茂陵——汉武帝刘彻的长眠之地。

陵园肃穆,松柏森森。

苏武一步步走上神道,白在风中飘动。

他来到高大的陵墓前,再次将那根伴随他十九载寒暑、见证了他所有坚守的节杖,高高举起,然后深深拜伏下去。

“武帝陛下……”

他额头抵着冰冷的石阶,泪水无声滑落,“臣……苏武……回来了!

您的节杖……臣……带回来了!

臣……未负使命!

未负……大汉!”

洪亮的钟声在陵园上空回荡,仿佛穿越时空,告慰着开创伟业的先帝之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