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拨乱反正与盛极而衰(4 / 5)

加入书签

上官桀声音悲愤,抢先开口,“燕王殿下千里传书!

揭霍光狼子野心,罪证确凿!

陛下!

霍光专权跋扈,人所共知!

今日更被燕王殿下洞悉其谋逆之心!

此贼不除,国无宁日,陛下危矣!

请陛下下明诏,收霍光印绶,交付有司严审问罪!”

他语极快,仿佛生怕皇帝冷静下来。

桑弘羊紧随其后,语气沉重,带着老臣的“恳切”

:“陛下!

老臣侍奉先帝数十年,深知权臣祸国之烈!

霍光所为,已远人臣本分!

燕王奏章字字泣血,皆为忠君爱国之言!

陛下万不可因念旧情而迟疑放纵,养虎为患啊!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请陛下圣裁!”

两人一唱一和,言辞恳切悲壮,营造出千钧一的危机感,试图用气势压垮少年皇帝的心理防线。

温室殿内一片死寂。

只有少年皇帝粗重的呼吸声。

他低头看着手中那份沉甸甸的“罪状”

,指尖冰凉。

霍光叔叔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浮现:是他在自己害怕时给予沉稳的目光;是他在朝堂上为自己挡住所有风雨;是他手把手教自己批阅奏章,讲解治国的道理;是他日复一日,宵衣旰食,为了这个国家耗尽心血……这样的霍叔叔,会谋反吗?会害自己吗?

不!

绝不可能!

心底一个声音在呐喊。

少年皇帝猛地攥紧了拳头!

他想起了霍光曾经无数次对自己说过的话:“遇大事,须静气。

细究其情,明辨真伪。”

对!

辨伪!

刘弗陵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

他不再看跪在面前的上官桀和桑弘羊,而是再次低下头,目光如炬,重新审视那份“燕王奏章”

,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察看。

这份异常的冷静,让跪在地上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心中陡然升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突然,刘弗陵的目光死死定格在奏章开头描述霍光“僭越”

的一段细节上:“大将军霍光出都校阅羽林郎官……令太官先行准备饮食……”

少年皇帝的嘴角,极其细微地勾起了一丝了然于胸的弧度。

他猛地抬起头,清澈而锐利的目光直射上官桀和桑弘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越年龄的凛然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上官桀!

桑弘羊!”

两个跪着的老臣被这直呼其名的喝问惊得一哆嗦。

刘弗陵举起手中的简牍,声音清晰而冰冷:

“朕问你二人!

大将军出都校阅羽林郎官,是哪一日之事?”

上官桀心中一慌,这日期是他们随意编造的,仓促间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回陛下,是……是前月十八日。”

刘弗陵眼中锐光更盛,追问道:“很好。

那么你再回答朕,就在前月十八日,大将军离宫之前,可曾专门向朕奏报此行?”

“这……”

上官桀语塞。

刘弗陵不等他回答,斩钉截铁地继续说道:

“大将军霍光!

他每次离宫,哪怕只是去长安城郊上林苑半日,哪一次不是提前向朕详细奏明缘由、行程、所需仪仗?他事无巨细,皆禀于朕前!

此乃尽人臣之本分!”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脸色开始白的上官桀和桑弘羊,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和斩钉截铁的决断:

“况且!

朕记得清清楚楚!

前月十八日,大将军并未离宫!

他整日都在未央宫署衙之内,与丞相、诸卿商议减免巴蜀三郡赋税之事!

此事朕亲自过问,案牍犹在!”

“啊?!”

上官桀和桑弘羊如遭雷击,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他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小皇帝对霍光的行踪竟记得如此清楚!

更没料到霍光做事严谨到连离宫半日都必向皇帝报备!

刘弗陵不给两人丝毫喘息之机,他站起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