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开疆拓土与的国忧思(3 / 4)
p>解酒罢猎!
归心于仁义道德和治国理政的“六艺之囿”
!
这才是真正的帝王功业,越三皇五帝的基石!
清凉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刚才还热烈的氛围像是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侍立的近臣们面面相觑,大气不敢出。
严助偷眼觑着皇帝的脸色,吾丘寿王则悄悄低下了头。
谁也没想到,这华美绝伦的赋文,竟在最高潮处陡然转向如此尖锐的讽谏!
刘彻脸上的表情彻底沉静下来。
他精明的目光如同鹰隼审视猎物,牢牢锁定在司马相如身上。
那目光里有惊讶,有审视,甚至有几分被冒犯的愠怒,但更多的是一种复杂的、权衡利弊的冷静。
他能感受到这篇赋文的重量,后半段的规谏如同镶嵌在皇冠上的尖锐宝石,耀眼却也扎手。
司马相如啊司马相如,你果然不只是个会写漂亮文章的弄臣!
沉默持续了仿佛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司马相如念完最后一个字,恭敬地合上竹简,深深躬下身,后背的衣衫已被冷汗微微浸湿。
殿内落针可闻,只剩下冰鉴散出的丝丝寒气。
终于,刘彻缓缓抬起手,轻轻拍了两下。
掌声在寂静的大殿里显得格外突兀和意味深长。
“好!
好一篇《上林赋》!”
刘彻的声音恢复了平静,甚至带着一丝笑意,“前段铺陈,气象万千,尽显我大汉威仪!
后段…后段更是用心良苦,曲终而奏雅,深得讽喻之旨!
司马相如果然大才!
赏!”
皇帝的赞誉听起来依旧慷慨,但侍立一旁的宦官总管杨得意却敏锐地捕捉到,陛下在说出“用心良苦”
、“讽喻之旨”
这几个字时,语调有极其细微的加重和停顿。
赏赐是给前段的华彩,而后段的规谏…似乎被这“用心良苦”
的评价巧妙地包裹起来,悬在了半空。
本章警示:真正的勇者,敢于在华美的乐章中奏响刺耳却必要的清醒之音。
司马相如在赋末的“曲终奏雅”
,是文人的风骨与担当——即便面对至高皇权,也要为苍生言说。
最华丽的谏言,若遇不上愿意倾听的耳朵,终究只是空谷回音。
4:余音绕梁,功过谁评
厚重的宫门在身后缓缓关闭,隔绝了清凉殿内那混合着龙涎香、冰鉴寒气与权力博弈的特殊气息。
司马相如抱着那个装了皇帝赏赐的描金漆盒,一步步走在宫墙夹道之中。
午后的阳光斜斜照在高耸的朱红宫墙上,投下长长的、沉重的阴影,也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皇帝慷慨的赏赐是实打实的:丝绸、美玉还有象征着恩宠的黄金。
这足以让他在长安城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也让远在蜀郡当垆卖酒的卓文君可以安心了。
他完成了扬名天下、获得君王赏识的夙愿,《上林赋》之名明日必将震动京华。
然而,司马相如心中并无多少喜悦,反而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空旷和疲惫。
他成功了,也失败了。
《上林赋》如同一颗投入深水的石子,前半段激起了帝王心潮澎湃的浪花,而后半段那凝聚了他所有赤诚与忧虑的规谏核心,却仿佛沉入了深不可测的湖底,只泛起一圈微不足道的涟漪便归于沉寂。
天子听进去了吗?他会“解酒罢猎”
、回归“仁义之涂”
吗?
就在这时,一阵嘹亮而急促的号角声隐隐传来!
呜——呜呜呜——!
紧接着,是如同闷雷般滚动的马蹄声,由远及近,震得宫墙上的尘土都簌簌落下。
一队盔甲鲜明、气势汹汹的羽林郎骑兵,护卫着几辆华丽的车驾,旋风般从宫内的驰道冲出,向着长安城西郊的方向疾驰而去!
为骑士擎着的巨大旌旗上,赫然绣着一只张牙舞爪的斑斓猛虎——这正是天子禁苑狩猎的旗帜!
马蹄踏起的烟尘弥漫在宫道上,扑了司马相如一脸。
他站在原地,抱着赏赐的木匣,静静地看着那队人马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