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龙城飞将的黎明(1 / 5)

加入书签

《汉匈烽火·龙城飞将的黎明》

铁骑争锋-卫霍时代的开启(公元前129年-公元前119年)

19:四路齐·初试锋芒(公元前129年春长安未央宫)

长安城的春天,柳絮纷飞,却驱不散未央宫深处的凝重。

距离那场耗资巨大、最终却沦为天下笑柄的“马邑之谋”

空等,已经过去了四年。

这四年,对于雄心万丈的汉武帝刘彻来说,是屈辱与焦灼交织的四年。

(背景回顾:马邑之谋的阴影)

匈奴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

他们仿佛嗅到了汉朝内部的不安,更加频繁地南下劫掠,边郡的烽火台几乎没有熄灭过。

鲜血、哭嚎、焚毁的村落……这些消息像鞭子一样抽打着年轻皇帝的神经。

(边患持续:匈奴报复性劫掠)

“陛下!

代郡急报!

上月匈奴左贤王部又破关而入,掠走百姓数千,牲畜数万!”

“上谷战报!

匈奴骑兵突袭,戍边校尉战死……”

一份份染血的战报堆在御案上,刘彻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猛地一拳砸在案上,震得笔砚跳动:“岂有此理!

欺人太甚!”

(武帝的愤怒与不甘)

不能再等了!

马邑的教训是深刻的,但绝不是放弃的理由。

匈奴必须被狠狠地教训,汉家的尊严必须用铁与血来重塑!

刘彻眼中燃烧着决绝的火焰。

(武帝的决心:再次反击)

这一次,他不再寄希望于复杂的埋伏和诱饵。

他要用堂堂正正之师,主动出击!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心中成型:分兵数路,同时出击,打乱匈奴的部署,寻找战机!

“宣韩安国、公孙贺、公孙敖、李广、卫青!”

刘彻的声音响彻大殿。

很快,五位将领肃立阶前。

气氛紧张而肃杀。

(点将:五位出征将领)

护军将军:韩安国(老成持重,经验丰富,曾参与马邑之谋,虽主和但能力受认可),统兵一万,出渔阳郡(今北京密云西南)。

轻车将军:公孙贺(卫青姐夫,沉稳可靠),统兵一万,出云中郡(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骑将军:公孙敖(年轻将领,武帝近臣,但缺乏大战经验),统兵一万,出代郡(今河北蔚县一带)。

骁骑将军:李广(“飞将军”

,威震匈奴,传奇名将,却也以倒霉着称),统兵一万,出雁门郡(今山西右玉南)。

车骑将军:卫青(这是最引人瞩目的任命!

卫青,卫子夫的弟弟,曾是平阳公主府的骑奴出身!

虽然近年在宫中担任侍中,颇受信任,但从未独当一面统领大军!

),统兵一万,出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

(核心焦点:卫青的任命及其背景)

这任命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嗡嗡声。

韩安国、公孙贺、李广,都是宿将,公孙敖是武帝亲信,唯有卫青……一个骑奴出身的外戚?让他单独统领一军?陛下是不是太过……偏爱了?(朝堂的非议:对卫青能力的质疑)

连李广的眼神中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以为然。

他身经百战,勇冠三军,尚且常遇挫折,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年轻人,能行吗?

刘彻将这些反应尽收眼底。

他站起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最终停在卫青身上。

卫青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眼神清澈而坚定,并未因周围的目光而显慌乱。

(卫青的特写:沉稳内敛)

“诸卿!”

刘彻声音洪亮,不容置疑,“匈奴肆虐,边民涂炭!

朕意已决,四路大军(实际五人,但公孙贺与卫青路线近,有时合称四路),同时出击!

目标:寻找匈奴主力,给予痛击!

不求毕其功于一役,务求斩获,扬我国威!”

(作战目标:主动出击,寻找战机)

他顿了顿,看向卫青:“车骑将军卫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