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梁孝王刘武的野心陨落(3 / 5)

加入书签

诸卿以为如何?”

(景帝抛出议题)

话音刚落,一位须皆白、神色刚毅的老臣袁盎(时任太常,九卿之一)立刻出列,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陛下!

万万不可!”

(关键人物:袁盎登场)

“昔春秋时,宋宣公不立其子殇公,而立其弟穆公。

穆公临终,为报兄恩,又舍己子冯,而立殇公。

结果如何?宋国祸乱迭起,五世不宁!

皆因小义(兄弟情)而害大节(国本)之故!”

(核心谏言:引用宋乱典故)

袁盎挺直腰板,目光如炬:“陛下正值盛年,太子(刘荣)乃陛下亲子,名分早定!

梁王虽有功于社稷,然藩王就是藩王!

《春秋》大义,立嫡立长,传子不传弟,方能绝觊觎之心,安天下人之志!

若开兄终弟及之先河,后世效仿,诸侯纷争,国将不国!

此议,断不可行!”

(核心论点:维护宗法制度)

袁盎的话如同惊雷,在殿中炸响!

紧接着,窦婴(窦太后侄,但支持太子)、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统帅,支持正统)等一众重臣纷纷出列,齐声附和:

“袁太常所言极是!

祖宗法度不可轻废!”

“太子乃国本,轻易动摇,必生动荡!”

“请陛下明察!”

(关键局面:群臣反对)

景帝刘启看着阶下群情激奋、坚决反对兄终弟及的大臣们,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但脸上却露出更加为难的神色:“诸卿……所言亦有理……容朕……再思之……”

(景帝的解脱与表演)

这场朝议的结果迅传开,自然也传到了睢阳梁王刘武的耳中。

(消息传到梁国)

“袁盎!

窦婴!

周亚夫!

!”

梁王府内,刘武暴怒如狂,将精美的玉杯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溅!

(刘武的狂怒)

“一群鼠辈!

佞臣!”

他双眼赤红,像一头受伤的困兽,“本王在睢阳城下浴血奋战,为的是谁?!

没有本王,你们早就做了吴楚刀下之鬼!

如今本王不过是想……想……”

他冲到悬挂的天子旌旗下,指着它嘶吼:“皇兄赐我此物!

母后属意于我!

凭什么?!

凭什么这些老匹夫几句话就能断送我的前程?!

他们懂什么?!

他们有什么资格?!”

(关键心理:由期望转为极端怨恨)

“本王待你们如国士!”

刘武想起自己平时对这些朝臣的礼遇和馈赠,恨意更深,“你们却如此回报本王?!

尤其是那个袁盎!

带头坏我大事!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怨恨聚焦)

羊胜、公孙诡等心腹近臣见状,立刻上前,眼中闪烁着阴毒的光芒:

“大王息怒!

那些长安的老朽,仗着资历,不识抬举!”

“大王功高盖世,天命所归!

岂容他们置喙?”

“大王……”

公孙诡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极低,“袁盎等人,是大王通往储位的绊脚石……既然是石头,搬开便是!

一劳永逸!”

(关键蛊惑:提议刺杀)

刘武猛地转头,死死盯着公孙诡,眼中的怒火渐渐被一种疯狂而冰冷的杀意取代。

他沉默了许久,殿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杀心渐起)

终于,他缓缓抬起手,做了一个向下切斩的动作,声音如同九幽寒冰:

“去做!

做得干净!

让那些挡路的人……永远闭嘴!”

(关键决策:派遣刺客)

【本章启迪】:窦太后的偏爱(提议立储)与朝臣的反对(袁盎谏阻)。

警示我们:至亲的溺爱(窦太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