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文景盛世的长安画卷(2 / 4)

加入书签

p>警示我们:富足(粟米堆积)是奋斗的成果(文景休养生息),但如何管理和利用富足(防止浪费),考验着智慧(韩安国的安排)。

浪费是富足最大的敌人。

珍惜来之不易的丰饶,居安思危,方能福泽绵长。

2:钱库探秘·贯朽之叹(同日午后长安武库之侧·京师钱库)

离开弥漫着谷物气息的太仓,韩安国的脚步不由自主地转向不远处另一处重地——与武库相邻的京师钱库。

(场景转换:钱库)

如果说太仓的富庶带着泥土的芬芳,那么钱库的壮观则闪烁着金属的冷硬光泽。

(对比描写)

钱库守卫森严,巨大的青铜门在绞盘转动下隆隆开启,一股混合着灰尘、潮湿和铜锈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

(感官描写)

“大人小心脚下。”

看守钱库的资深库吏张驼背(因长年弯腰搬钱袋落下毛病)佝偻着身子,提着昏暗的灯笼在前面引路。

(关键配角:库吏的辛劳)

库门内的景象,让见惯了太仓粟山的韩安国,再次陷入巨大的视觉冲击!

(核心意象:钱累巨万,贯朽不可校)

钱币的群山:眼前的空间比太仓更加幽深广阔。

一座座由铜钱堆砌成的“山峦”

拔地而起,几乎顶到了库房的横梁!

无数用麻绳(“贯”

)串联起来的铜钱(汉代五铢钱),如同巨大的蟒蛇,一圈圈、一层层地缠绕堆积。

(视觉冲击)

时间的封印:这些钱山显然已堆积了漫长的岁月。

最底层的钱堆,覆盖着厚厚的灰尘,蛛网密布。

捆扎钱币的麻绳,在潮湿和岁月的侵蚀下,早已朽烂不堪,失去了韧性和强度,变得如同枯草般脆弱。

(核心意象:贯朽)

数不清的财富:“大人,您看这儿,”

张驼背走到一座巨大的钱山下,用灯笼照了照钱堆的底部,苦笑着说,“这些绳子都烂透了,想清点?根本没法下手!

稍微一碰,绳子就断,铜钱哗哗往下淌,跟沙子似的。

别说点数了,想挪动一下都难如登天!

只能这么一堆堆地估摸着算……‘累巨万’,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累’啊!”

(关键问题:无法清点)

张驼背小心翼翼地用一根细棍,轻轻碰了碰最底层一根裸露的、颜色黑的麻绳。

只听“噗”

的一声轻响,那麻绳应声而断!

哗啦啦……无数黄澄澄的五铢钱如同决堤的溪流,瞬间从钱山上滑落下来,在积满灰尘的地面上滚动跳跃,出清脆悦耳的叮当声,打破了库房死寂的沉默。

(具体场景:朽断绳贯,钱流如溪)

“哎呀!

又断了!”

张驼背懊恼地想去堵,却哪里堵得住?只能眼睁睁看着钱币四散滚落。

张驼背的儿子,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库丁小栓子,正好在附近整理新入库的钱串,闻声跑过来,看到满地滚动的铜钱,眼睛一亮,随即又黯淡下来,嘟囔着:“爹,这么多钱……就这么堆着烂掉?给咱家一串买肉吃多好……”

(关键对话:少年视角的财富悖论)

“浑小子!

胡说什么!”

张驼背赶紧捂住儿子的嘴,紧张地看向韩安国,“大人恕罪!

小孩子家不懂事!

这些……这些都是陛下的钱!

国家的钱!”

韩安国弯腰捡起几枚滚落脚边的铜钱,铜钱入手冰凉,上面“五铢”

二字清晰可见。

他摩挲着钱币,听着小栓子那句天真却直指本质的童言,心中百感交集。

堆积如山的财富,却因管理手段的落后(绳贯易朽)而陷入一种凝固的、近乎无法使用的状态,这岂非另一种意义上的“奢侈的烦恼”

他环顾这幽深钱库中沉默的“金山”

,长叹一声:“钱如水,贵在流通。

囤积如山,绳朽难校,虽富甲天下,亦与顽石何异?张老,传令下去,新入库钱帛,改用更坚韧的牛皮绳或丝绳穿系。

朽烂难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