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o 周亚夫三月定七国(2 / 5)
即使能解睢阳之围,也必是惨胜,元气大伤,如何再应对其他叛军?且叛军若见我军主力南下,其粮道必然松懈……”
(核心战略:避其锋芒,扼其要害)
他猛地转身,眼中精光爆射:“昌邑,地处梁国东北,睢阳之北!
此地乃天下要冲,进可威胁叛军侧翼,退可扼守敖仓(国家粮仓),更关键的是——它卡在叛军从后方(吴楚之地)向前线运输粮草的生命线上!”
(关键地理:昌邑的战略价值)
“传令!”
周亚夫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全军加!
务必在叛军察觉之前,抢占昌邑!
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没有本帅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出战!”
(核心战术:深壁固守)
汉军主力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龙,调转方向,朝着东北方的昌邑疾驰而去。
将睢阳城震天的喊杀声和梁王绝望的呼救,暂时抛在了身后。
(大军行动)
【本章启迪】:梁王死守(睢阳)的悲壮与周亚夫决策(走昌邑)的远见。
警示我们:面对强敌(吴楚主力),勇气(梁王坚守)固然可敬,但真正的智慧(周亚夫)在于洞察要害(粮道),选择最佳战场(昌邑)。
有时,看似见死不救的“冷血”
(不救梁),实则是为了大局胜利(断敌命脉)的深谋远虑。
方向比蛮干更重要。
2:断粮道!
昌邑铁壁(公元前154年二月-三月上旬昌邑大营睢阳城)
周亚夫的大军如同神兵天降,迅抢占了战略要地昌邑。
汉军将士们如同不知疲倦的工蚁,日夜不停地挖掘壕沟,加固壁垒,竖起高耸的木栅和了望塔。
(构筑防线)
短短数日,一座坚固无比、杀气森严的军营堡垒,在昌邑城外拔地而起。
周亚夫坐镇中央,稳如泰山。
(关键事件:构筑昌邑壁垒)
与此同时,睢阳城的战斗已经进入了最惨烈的阶段。
(睢阳战场惨烈升级)
吴楚联军像了疯的野兽,不计伤亡地猛攻!
巨大的攻城槌撞击着城门,出震耳欲聋的巨响;密集如蝗的箭矢遮天蔽日,带着死亡的尖啸射向城头;无数叛军士兵嚎叫着攀爬云梯,城头梁军则用滚木礌石、沸油金汁拼死抵抗。
(关键事件:睢阳攻防白热化)
城墙上下,尸积如山,血流漂杵。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和焦糊味。
(战场惨状)
梁王刘武亲自披甲上阵,挥剑砍杀登城的叛军,他的王袍早已被血污和汗水浸透,眼中布满了血丝,声音嘶哑得几乎不出声:“顶住!
给本王顶住!
援军……援军一定会来的!”
(梁王的绝望与坚持)
然而,他派往昌邑求援的信使带回的消息,却让他如坠冰窟:
“大王!
周太尉……周太尉他……紧闭营门,高挂免战牌!
无论末将如何哀求,甚至以头抢地,他只说‘奉陛下诏命,坚守昌邑’,拒不兵啊!”
(关键事件:周亚夫拒不兵救梁)
“周亚夫!
!”
刘武出一声野兽般的咆哮,长剑狠狠劈在城垛上,火星四溅,“你这见死不救的匹夫!
本王若能活下来,定要……定要在皇兄面前弹劾你!
弹劾你!
!”
(梁王的怨恨)
昌邑大营,帅帐之内。
周亚夫平静地听着部将汇报睢阳城惨烈的战况和梁王的愤怒指责。
(周亚夫的定力)
帐中诸将早已按捺不住,个个义愤填膺:
“太尉!
梁王乃陛下亲弟!
睢阳若破,梁王遇害,陛下震怒,我等如何担待?”
“是啊太尉!
叛军主力被梁军拖在睢阳城下,疲惫不堪,正是我军出击,与梁军里应外合,一举破敌的良机啊!”
“末将愿领精兵一支,星夜驰援睢阳!
请太尉下令!”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