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周亚夫与汉文帝的军纪震撼课(4 / 5)
在这座戒备森严的军营中行进。
(文帝的配合:按辔徐行)
车驾缓缓行驶在营中道路上。
道路两旁,是整齐肃立的士兵方阵。
士兵们身着整齐的甲胄,手持寒光闪闪的兵器,身姿挺拔如松。
他们目不斜视,眼神直视前方,如同铜浇铁铸的雕像。
铠甲反射着冰冷的日光,兵器散着凛冽的寒意。
整个军营弥漫着一种令人心悸的肃杀之气和铁血纪律的力量感!
(营内景象:军容严整,肃杀威严)
“这才是……真正的军队啊……”
文帝心中震撼,之前的失望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欣慰和赞叹。
(文帝的内心:震撼与赞叹)
车驾缓缓行至中军帐前。
将军周亚夫早已全身披挂,站在帐外等候。
他头戴兜鍪,身穿精致的鱼鳞甲,腰间佩剑,手持长戟(“持兵”
)。
看到文帝车驾停下,他并未像前两位将军那样扑倒在地行跪拜大礼。
(周亚夫亮相:武装以待)
周亚夫双手持戟,拱手(“揖”
)为礼,声音沉稳有力,如同擂响的战鼓:
“臣甲胄在身,依军礼,恕不跪拜!
请陛下许臣以军礼拜见!”
(周亚夫的军礼:介胄不拜)
这石破天惊的举动,让所有随行官员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空气仿佛再次凝固!
(第三次高潮:军礼不拜)
文帝凝视着眼前这位身姿挺拔、神色凛然、如同出鞘利剑般的将军。
他看到了周亚夫眼中那份对军纪的绝对忠诚,那份面对天子也丝毫不减的军人骄傲与责任!
文帝非但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肃然起敬!
(文帝的反应:肃然起敬)
他缓缓站起身,在车驾上,郑重其事地扶了扶车前的横木(“轼”
),微微颔(“式车”
),以此作为对将军军礼的庄重回敬!
(文帝的回应:式车答礼)
“将军请起!
勿要多礼!”
文帝的声音充满了真诚的敬意。
“谢陛下!”
周亚夫这才放下手中长戟,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
(庄重互动)
文帝在细柳营中完成了劳军的仪式,颁下赏赐。
整个过程,所有将士依旧如同雕塑般肃立,唯有将军周亚夫沉稳洪亮的声音在营地上空回荡。
没有喧哗,没有混乱,只有铁一般的秩序和对最高指挥官绝对的服从!
(劳军仪式:庄严肃穆)
4:真将之赞,军魂永铸(公元前158年冬细柳营外归途)
文帝的车驾缓缓驶离了细柳营。
当那沉重坚固的营门在身后缓缓关闭的瞬间,仿佛也将那股令人窒息的肃杀之气隔绝开来。
(离开细柳营)
车驾刚驶出一段距离,随行的官员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开口,语气中充满了后怕与不解:
“陛下!
周亚夫如此傲慢无礼,先是阻拦御驾,继而限制车,最后竟不行跪拜大礼!
这……这简直是目无君上!
其心可诛啊!”
(群臣的弹劾:愤怒与恐惧)
“是啊陛下!
霸上、棘门二营将军皆恭敬有加,唯他周亚夫恃宠而骄!
陛下切不可轻恕!”
“陛下亲临劳军,竟遭如此对待,若不严惩,朝廷威严何在?天子颜面何存?”
“听闻其父周勃便曾跋扈,如今其子更甚!
臣请即刻下旨,夺其兵权,押回长安问罪!”
(旧事重提,引周勃往事施压)
一时间,车厢内群情激愤,仿佛周亚夫犯下了十恶不赦的大罪。
他们实在无法理解,为何面对如此“大不敬”
的行为,陛下竟能如此平静?(群臣的不解)
汉文帝静静地听着,目光透过车窗,望向远方苍茫的关中大地。
寒风拂过他的面颊,却吹不散他眼中那深邃的光芒和抑制不住的激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