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玉卮里的江山与家常(3 / 5)

加入书签

刻换了调子,变成了欢快喜庆的《咸池》。

殿里冻住的气氛好像被这音乐撬开了一道缝儿,松动了不少。

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牢牢钉在高台上父子俩的身上。

宦官头子低着头,双手捧着一个巨大的、光可鉴人的碧玉托盘,小碎步快走(趋步)到刘邦面前跪下,把托盘高高举过头顶。

托盘的正中央,稳稳当当地放着一件东西——一只通体由最上等的和阗美玉雕琢成的玉卮(酒器)。

这玉卮造型古朴大气,玉质温润细腻得像凝固的羊脂,在无数烛火的映照下,流淌着柔和醉人的光彩,散着一种古老而尊贵的韵味。

它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汇聚了天地间所有的灵气,也承载着此时此刻无上的荣光。

刘邦深深吸了一口气,脸上那刻意维持的威严笑容,忽然变得生动起来,嘴角甚至挑起一丝几乎看不出来的、带着点儿顽皮意味的弧度。

他伸出双手,异常郑重地从托盘上捧起了这只价值连城的玉卮。

入手微凉,沉甸甸的感觉,压得他心里也跟着一沉。

他转过身,面向坐在旁边榻上、局促不安的父亲刘太公。

大殿里暖洋洋的,刘太公却觉得一股寒气从后背往上爬。

他看着儿子捧着那流光溢彩的玉杯朝自己走过来,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攥着锦袍膝盖的手,指节都捏得白了。

他不知道这个当了皇帝的儿子,要在这么多大官面前,对自己干啥。

那玉杯的光,晃得他眼睛花。

只见刘邦在离刘太公坐榻两步远的地方稳稳站住。

然后,出乎所有人意料——他没立刻跪下,而是微微弯下腰,做了一个既像是儿子对父亲的恭敬,又像是天子对太上皇行礼的姿态。

他把那只代表着无上皇权的玉卮,稳稳地递到了父亲面前。

“父亲大人……”

刘邦的声音清晰响亮,像块石头砸进了平静的水面,在每个人心里激起层层疑惑的涟漪。

他顿了顿,目光像烧红的烙铁,直直地烙在父亲那双充满惊惶的眼睛上,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问:

“您老人家还记得不?当年在沛县乡下,您老可是指着儿子的鼻子骂啊!

骂我是个‘无赖’!

骂我‘不能治产业’!

是个没出息的混账东西!

骂我这辈子啊,都比不上我二哥勤劳本分,会种地,会守家业!”

轰——!

这话一出,如同在死水里扔了个炸雷!

整个大殿瞬间死寂!

连那喜庆的音乐都好像卡了壳!

周勃、灌婴、樊哙这些老兄弟猛地抬起头,眼珠子瞪得溜圆,嘴巴张得能塞进鸡蛋,忘了喘气儿!

那些诸侯王和文武百官更是吓得魂飞魄散——皇帝陛下……在金銮殿上,当着天下人的面……翻他爹的老账?!

还是用这种……跟开玩笑似的口气?!

叔孙通只觉得眼前一黑,手心汗都冒出来了!

坏了坏了!

陛下这是唱的哪一出?君臣父子的大规矩……这……这玩笑开得捅破天了!

刘太公更是像被雷劈中了,脸“唰”

地一下变得惨白!

那些遥远的、带着泥土味儿和他当年气急败坏咆哮声的记忆,一下子全涌到眼前!

他只觉得脸上火烧火燎,又羞又恼又怕,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缩,恨不得原地消失!

他想说点啥,喉咙却像被堵死了,一个字也蹦不出来。

就在这让人窒息、空气都凝固成铁的瞬间!

刘邦脸上的笑容猛地绽开了!

那笑容里头,混杂着得意、痛快,还有一股子孩子气的不服输!

他捧着那沉重的玉卮,腰杆挺得笔直,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扫平天下、气吞山河的狂放,吼出了那句石破天惊、注定要被写进史书的灵魂拷问:

“爹!

您老今天睁大眼好好瞧瞧!”

他目光扫过底下惊呆的群臣,最后落回到父亲那张煞白的脸上,一字一顿,铜钟般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轰轰回荡:

“儿子我——今天——挣下的——这份——家——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