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风雪七日的帝国拐点(1 / 5)

加入书签

白登之围——风雪七日的帝国拐点

1:北疆烽烟(公元前2oo年冬,晋阳城)

晋阳城(今山西太原)的将军府邸,炭火盆烧得通红,却驱不散弥漫在厅堂里的焦灼寒意。

刚从云梦泽擒韩信归来的刘邦,脸上还带着一丝未散尽的帝王威势,此刻却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他焦躁地在铺着巨大羊皮地图的案几前来回踱步,厚重的皮靴踩在青砖地面上,出沉闷的“咚咚”

声,敲打着在场每一个将领的心。

“韩王信!

这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刘邦猛地一掌拍在地图上代地(今山西北部)的位置,震得案几上的铜灯盏都晃了晃,“朕待他不薄,封他为韩王,让他镇守北疆门户!

他竟敢勾结匈奴,献出马邑(今山西朔州)!

他这是要把匈奴人的铁蹄直接放进我大汉的腹地!”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嘶哑,眼中燃烧着被背叛的怒火和一种急于立威的冲动。

刚刚处置了功高震主的韩信,他需要一场新的、酣畅淋漓的胜利来巩固帝威,震慑天下!

而叛徒韩王信,无疑是最好的靶子。

丞相萧何站在一旁,花白的胡须微微颤动,忧心忡忡地劝道:“陛下息怒!

北地苦寒,匈奴控弦之士数十万,来去如风,极其剽悍。

我军主力多在关中,此地多为步卒新募之兵,恐非其敌。

不如暂忍一时,加固边塞,待来年春暖,调集精骑……”

萧何深知,这位老伙计骨子里那股沛县起兵时的“混不吝”

劲儿又上来了,尤其是在刚处理掉心头大患韩信后,自信正膨胀到顶点。

“忍?”

刘邦猛地回头,目光如电般扫过萧何,又扫过垂手侍立在一旁的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一众老兄弟,“朕忍不了!

匈奴豺狼也!

韩王信引狼入室,若不雷霆一击,剪除叛逆,震慑胡虏,边关永无宁日!

草原上的狼群,只会把退缩当成懦弱!”

他大手一挥,斩钉截铁,“朕意已决!

亲征!

务必擒杀韩王信,将匈奴人赶回漠北!”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曲逆侯陈平匆匆而入,脸色凝重,带来最新的军报:“陛下,探马回报!

韩王信勾结匈奴单于冒顿,其前锋已过勾注山(今山西代县西北雁门山),正向南侵袭!”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冒顿亲率大军在后,但……前锋兵力似乎不算太多,且队形散乱,像是……像是急于抢掠的模样。”

“哦?”

刘邦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勾起一丝轻蔑而得意的笑容,“前锋散乱?急于抢掠?哼!

果然是一群未开化的蛮夷!

看来他们内部也不甚协调!

韩王信那点残兵败将,更是乌合之众!”

陈平的情报,无意中(或者说,恰恰迎合了刘邦急于求胜的心理)传递了一个信息:敌军并非铁板一块,有机可乘!

刘邦的自信瞬间爆棚,仿佛胜利已在向他招手。

他忽略了陈平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隐忧,也忽略了萧何越紧锁的眉头。

他走到主帅位置,抓起令箭,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传朕军令!

先锋夏侯婴、周勃!

率轻骑、车兵火北上,追击韩王信与匈奴前锋!

务必咬住他们!”

“灌婴!

率主力步卒随后接应!”

他看着地图上代地以北那片广袤的区域,手指用力点向一个地名:

“朕亲率中军精骑,随后跟进!

目标——平城(今山西大同)!

朕要在平城,痛饮庆功酒!”

厅堂中,将领们齐声应诺。

只有陈平看着刘邦那因兴奋而微微涨红的脸,心中掠过一丝不祥的预感:陛下太急了……对草原上的狡狼冒顿,了解得太少了!

那散乱的前锋,真的只是抢掠心切吗?

晋阳城中的令箭掷地(决策亲征),点燃了帝王膨胀的雄心(轻敌冒进)。

警示:愤怒(韩王信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