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云梦擒韩信(2 / 5)
地亮了起来!
就像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明灯!
“你是说……在他毫无防备、脱离军队庇护的情况下……”
陈平微笑着,轻轻点头,一切尽在不言中:“陛下只需轻车简从,不必带大军惊动。
待韩信孤身前来迎驾,陛下只需一声令下,埋伏的武士一拥而上……迅雷不及掩耳!
此为上策,不动刀兵,不扰地方,不损陛下威名,顷刻间削夺其兵权,解决心腹大患!”
好一个“擒贼擒王”
!
好一个“四两拨千斤”
的毒计!
刘邦豁然开朗,那股压抑的阴霾瞬间被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冷酷的决断所取代。
他猛地一拍几案:“善!
大善!
就依卿之计!
拟诏,朕要巡狩云梦泽,会诸侯于陈!”
温室殿中的烛火摇曳(夜谋定计),照亮了帝王权术的冷酷(伪游云梦)。
启示:当权力感到威胁(忌惮韩信),再辉煌的功勋(战神战绩)也可能成为催命符。
真正的安全,有时源于低调的智慧(韬光养晦)。
2:陈县郊迎(公元前2o1年冬,陈县郊外)
冬天的陈县郊野,一片萧索。
枯黄的野草在寒风中瑟瑟抖,几棵光秃秃的老树顽强地伸展着枝桠,指向铅灰色的天空。
一支规模不大却异常精悍的骑兵卫队,簇拥着一辆装饰着天子旌旗的华丽御辇,缓缓行进在通往陈县官道的黄土路上。
旌旗猎猎,在风中出单调的“啪啪”
声。
御辇内,刘邦身披厚实的玄色大氅,闭目养神。
手指却无意识地在大腿上轻轻敲击着,泄露了他内心远非表面的平静。
车窗外,是曲逆侯陈平策马随行的身影,神色淡然,仿佛真是伴驾出游。
只有刘邦和他自己知道,今日这看似寻常的郊迎之地,将上演一场决定帝国命运的重大转折。
“报——陛下!”
一名斥候飞马驰至御辇前,翻身下马禀报,“楚王韩信,已率楚地官员及亲随仪仗,在前方五里处筑土台,恭候陛下圣驾!”
刘邦猛地睁开眼,眼中精光一闪而过:“哦?他带了多少兵马?”
“回陛下,仅百余骑亲卫,皆着礼服,未披甲胄,也未持长兵刃,仅有佩剑仪仗。”
斥候回答得异常清晰。
一丝难以察觉的放松和冷酷交织的神情掠过刘邦的脸庞。
好!
果然如陈平所料!
韩信再谨慎,也绝不敢在天下诸侯面前,在迎接天子的郊礼上公然陈兵示威!
他终究还是被这“君臣大义”
的礼法套住了!
“继续前行!”
刘邦沉声下令。
五里之地,转瞬即至。
远远地,已能看到一座新筑的土台,台前旌旗招展,人影绰绰。
为一人,身披锦绣王袍,头戴九旒冕旒,身姿挺拔如松,正是楚王韩信!
他虽然位极人臣,封疆裂土,但在天子仪仗面前,他必须按照最隆重的礼节迎候。
刘邦的御辇在土台前约百步停下。
韩信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努力维持着作为诸侯王应有的恭谨与得体。
他大步走下土台,步履沉稳,朝着御辇方向,双手高举玉圭,朗声道:“臣楚王信,恭迎陛下圣驾!
吾皇万岁!”
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郊野上。
他身后的楚国官员和百余亲随,齐刷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场面庄严肃穆,无可挑剔。
刘邦在宦官的搀扶下,缓缓步下御辇。
他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意,虚抬了抬手:“楚王平身!
众卿平身!”
“谢陛下!”
韩信依礼起身,垂手侍立。
刘邦的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韩信身后的队伍,心中却在冷笑。
很好,百余人,没有重甲强弩。
他向前走了几步,态度显得十分亲昵,拍了拍韩信的肩膀:“吾弟(刘邦常以兄弟情谊笼络功臣)近来可好?楚地风物,想必养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