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郦食其的悲歌与齐都的烈火(2 / 5)

加入书签

是虚传?!

魏、代、赵,雄踞一方,今安在哉?”

他向前逼近一步,气势如虹,话语如同连珠炮般轰击着田广的心防:“大王试想,以齐一隅之地,独抗席卷天下、百战百胜之汉军,犹如以卵击石!

纵能苟延一时,终不免城破国灭,宗庙倾覆,百姓涂炭!

届时,大王纵有殉国之志,有何面目见田氏列祖列宗于九泉之下?!”

“而汉王!”

郦食其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恳切而极具诱惑力,“素闻大王贤明,对齐国社稷与万民福祉深以为念!

汉王有言:若大王审时度势,举齐归汉,非但可保宗庙永续,齐地七十余城仍属大王治下!

汉王愿与大王约为兄弟之国,共享富贵!

此乃上保社稷,下安黎民,顺天应人之举!

大王岂不闻‘识时务者为俊杰’乎?!”

郦食其的话语,如同重锤,一下下敲打在田广心上。

他描绘的汉军强大、项羽暴虐、齐国孤危的场景是如此真实而可怕。

而那个“兄弟之国”

、“保留封地”

的承诺,又像黑暗中的一线曙光,充满了诱惑。

田广脸上的愤怒和讥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挣扎和动摇。

他下意识地看向叔父田横。

田横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眼中也流露出深思。

郦食其的话,戳中了他们最深的恐惧和最大的渴望——保存齐国!

殿内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炭火燃烧的噼啪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良久,田广颓然坐回王座,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疲惫和一丝如释重负:“先生…所言,字字如金,振聋聩…寡人…寡人愿听先生之言,举国归顺汉王!”

话音落下,仿佛千斤重担卸下。

殿内群臣先是愕然,随即不少人脸上露出了逃过大难的庆幸之色。

一个时辰后,巨大的齐王宫门前,象征着齐国权力和战备的虎符、印信,被郑重地送入郦食其手中。

同时,一道道撤除边境防御、解除军队武装的紧急王命,盖上鲜红的齐王大印,由快马流星般送往齐国七十余城!

临淄城中紧绷的弦,瞬间松弛。

宫门大开,酒宴香气飘散出来。

郦食其被奉为上宾,田广亲自举杯相敬:“先生一言,免我齐国生灵涂炭,功莫大焉!

今夜当与先生痛饮,不醉不归!”

灯火通明的大殿内,丝竹悦耳,觥筹交错,一派化干戈为玉帛的祥和景象。

郦食其捋须大笑,眼中闪烁着功成的喜悦与自豪。

语言的力量从未失效,郦食其的舌辩揭示:最高明的征服不是靠刀剑,而是洞察人心最深处的恐惧与渴望,用无可辩驳的逻辑与极具诱惑力的前景,瓦解最坚固的壁垒(七十余城)。

三、暗流激荡:韩信帐中的野望之火(汉军大营,黄河以南)

同一时刻,在距离临淄数百里之遥、黄河以南的汉军大营中,气氛却截然不同。

中军大帐内,炉火烧得正旺。

韩信,这位刚刚在井陉创造了背水一战神话的“兵仙”

,正对着悬挂的巨大齐国地图凝神沉思。

他身形依旧瘦削,但眉宇间那股渊渟岳峙的统帅之气却愈深沉。

地图上,齐国七十余城清晰地标注着,如同一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帐帘被猛地掀开,带进一股刺骨的寒气。

一个身材精瘦、眼神锐利如鹰隼的谋士快步走了进来,正是蒯通。

他脸上没有丝毫寒意带来的瑟缩,反而因为激动而泛着红光:“大将军!

大喜!

天赐良机啊!”

韩信转过身,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哦?蒯先生何出此言?”

蒯通几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临淄的位置,声音因兴奋而微微颤:“刚接到密报!

郦食其那个老酒徒,竟然…竟然真的凭着一条舌头,说动了田广!

齐国七十余城,不战而降了!”

韩信的眼神骤然一凝,如同平静的深潭投入了石子,荡开一圈涟漪。

他没有说话,但蒯通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位统帅眼中一闪而过的复杂光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