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韩信拜将(1 / 5)

加入书签

韩信拜将——月下追回定乾坤

一、南郑寒夜:落魄王侯与逃亡的执戟郎(公元前2o6年夏,汉中·南郑汉王宫)

秦岭山脉像一道巨大的灰绿色屏风,死死地拦在南郑的北边。

夏夜本该闷热,但南郑的空气中却凝结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湿冷和衰败。

汉王刘邦的王宫,与其说是宫殿,不如说是个大点的地主宅院,处处透着草创的寒酸与无奈。

殿内油灯昏暗,刘邦烦躁地将一卷竹简狠狠摔在地上,出“啪”

的脆响。

“逃!

又逃了十几个!”

他像一头困在笼中的猛兽,焦灼地来回踱步,声音嘶哑,“夏侯婴!

你说!

孤待他们薄吗?啊?从沛县就跟着老子一路砍杀过来的老兄弟!

这鬼地方,瘴气重,路难走,连口饱饭都难!

可老子没短过他们的粮饷吧?一个个都他妈是白眼狼!

都想着跑回关东老家搂老婆孩子热炕头去了!

孤的大业怎么办?!”

他猛地灌下一大口浑浊的米酒,辛辣感直冲咽喉,却压不住心头的苦涩和恐慌。

将士思乡逃亡,如同无形的瘟疫在南郑军中蔓延,抽干着这支本就元气大伤的队伍的筋骨。

刘邦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项羽那把无形的枷锁,似乎正越收越紧。

与此同时,在军营边缘一处低矮破败的营房里,一个身影正借着昏暗的月光,默默收拾着简单的行囊。

正是韩信。

他身量颇高,却有些瘦削,一身洗得白、甚至打着补丁的旧军服套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

那双眼睛,在黑暗中却亮得惊人,仿佛蕴藏着灼人的火焰,又深藏着无人理解的落寞与不甘。

他将那柄象征着他最低微身份——连敖(管理粮仓的小官)的木牌轻轻放在冰冷的土炕上。

木牌边,扔着一个皱巴巴的锦囊,依稀可见精美纹路,与这破败环境格格不入——那是项伯当初送给他的信物,推荐他去投靠汉王刘邦的信物。

可结果呢?韩信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一年了!

整整一年!

他曾无数次献策,试图引起注意,结果呢?石沉大海!

他曾壮着胆子向樊哙、周勃这些将军自荐,换来的只有轻蔑的哄笑和“钻裤裆的懦夫”

这样的羞辱!

夏侯婴倒是赏识过他,举荐他做了治粟都尉(掌管粮饷的小官),可这离他心中那挥斥方遒、运筹帷幄的将帅之位,差了何止十万八千里?

夜深人静时,项羽帐前执戟郎中(持戟护卫)时的画面总在他脑中闪过:鸿门宴上,他亲眼看见刘邦如何卑微求生,如何巧言令色!

他看清了项羽表面强大下的刚愎短视!

他确信,这个被项羽流放到巴蜀的汉王,才是能真正承载他才能、实现他抱负的人!

所以他来了,带着满腔热血和足以搅动乾坤的智谋而来。

然而,现实给他泼了一盆彻骨的冰水!

无尽的等待,无尽的冷遇,无尽的嘲笑!

这里,和项羽那里,有什么区别?不!

甚至更糟!

至少项羽还给了他一个靠近权力核心的位置,哪怕只是个执戟郎!

“留在这里,不过是耗尽性命,做个籍籍无名、任人呵斥的粮官罢了!”

韩信将最后一件换洗的旧衣塞进包袱,系紧,动作决绝。

“我的兵书韬略,岂能烂死在巴蜀的瘴气里?天下诸侯,非汉即楚!

汉王不识货……”

他猛地站起身,背上包袱,目光投向营房外无边的黑暗,“天高地阔,我韩信,不信找不到一处能容我施展之地!”

他最后看了一眼汉王宫的方向,那里灯火微弱,如同刘邦此刻的处境。

他深吸一口南郑湿冷的空气,像一头被逼入绝境的孤狼,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向着通往陈仓故道(他心中预想的另一条出路)的方向,疾步而去。

明珠蒙尘,常因无人识得它的光芒。

韩信在南郑的遭遇警示我们:真正的价值不会被环境永远埋没,但主动寻找能识别它的舞台,有时比被动等待更需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