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咸阳殿争锋烈火诏令出(2 / 5)

加入书签

淳于越脸色惨白,浑身抖,手中的玉杯几乎要跌落。

其他博士官们也都面无人色,冷汗涔涔。

百官更是噤若寒蝉,无人敢一言。

这哪里是建议?这是一份彻底剿灭所有非官方思想、禁锢天下人头脑的宣战书!

嬴政的目光缓缓扫过群臣,最后停留在李斯那张充满决绝和忠诚的脸上。

对于这位帮他扫平六国、推行郡县、统一文字度量衡的得力助手,嬴政有着绝对的信任。

李斯的话,正戳中了他内心深处对不稳定因素的深深忌惮——他要的是绝对的控制,思想的统一是帝国万世永固的基石!

“准!”

嬴政的声音不高,却如同惊雷,砸在每个人的心头。

仅仅一个字,就将帝国的文化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斯所奏甚善!

即日拟定诏书,颁行天下!

有敢抗命者,严惩不贷!”

(焚书令的最终裁决)

宴会不欢而散。

博士官署内,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淳于越回到署中,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

他瘫坐在席上,老泪纵横:“完了……斯文扫地,典籍成灰!

千年道统,毁于一旦啊!

老夫……老夫今日一言,竟成千古罪人乎?”

(悲愤与自责)

年轻的孔鲋(孔子八世孙,时任博士)赶忙上前搀扶:“老师!

非您之过!

李斯此举,蓄谋已久!

今日不过是借题挥罢了!

只是……只是这《诗》、《书》典籍,乃先圣心血,华夏命脉,难道真要任由其付之一炬吗?”

孔鲋眼中充满不甘和痛苦,一个大胆而危险的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生。

“藏!”

淳于越猛地抓住孔鲋的手腕,眼神中迸出一种近乎绝望的光芒,“孔鲋!

你是至圣后人!

不惜一切代价,能藏多少是多少!

藏于壁!

埋于地!

为后世……留一线文脉!”

(藏书行动的萌芽)

【本章启示】盛宴惊雷(焚书令出)与文脉存亡(博士悲愤)。

这警示我们:思想的单一(独尊法术)会窒息创造力;权力的傲慢(以言定罪)终将灼伤文明根基;危难之际(文化浩劫),总需有人(孔鲋)扛起守护火种的责任。

2:烈焰焚天蔽日月,官吏如狼搜简牍(公元前213年冬,咸阳城内外&孔府)

主要事件:焚书令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执行。

官吏挨家挨户搜查,收缴竹简木牍。

咸阳城外挖巨坑焚烧典籍,火光冲天,浓烟蔽日。

民间噤若寒蝉,博士官群体沉默压抑。

“奉始皇帝诏令!

收缴禁书!

敢有私藏《诗》、《书》、百家语者,严惩不贷!

知情不报者,同罪!”

咸阳街头,吏卒们粗暴的吆喝声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打破了冬日的沉寂。

帝国的暴力机器,开始碾压向承载着千年智慧与思想的脆弱载体——竹简和木牍。

(暴力执行的开始)

一队队如狼似虎的官兵踹开一户户士人、儒生、甚至普通富户的大门。

他们手持官方下的禁书目录(主要由李斯审定),翻箱倒柜,掘地三尺。

“大人!

使不得啊!

这些书……都是我祖上传下来的学问啊!

不是禁书啊!”

一个白苍苍的老儒生跪在地上,死死抱住一个吏卒的腿,苦苦哀求。

他面前散落着一堆被翻出来的竹简。

“滚开!”

吏卒一脚将他踹开,满脸不耐烦,“老子管你祖上传的什么!

上头说了,凡不是医药、种树、算卦的书,都得烧!

《尚书》?嘿!

这就是禁书!

来人,搬走!”

(粗暴执行,不分青红皂白)

“我的书!

我的书啊!”

老儒生望着被夺走的竹简,出撕心裂肺的哭嚎,那声音充满了绝望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