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四海归一(3 / 5)
帝”
与凡尘俗世彻底割裂开来!
皇权的至高无上性与排他性,在这一刻被语言本身神圣化、制度化!
(史载确立专属称谓)
李斯第一个反应过来!
他心中瞬间翻江倒海:陛下此举,哪里仅仅是改个称号?这分明是要打破一切古制,重塑乾坤,建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权力绝对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崭新帝国!
这魄力!
这气概!
远非我等所能企及!
“陛下圣明!”
李斯激动地深深拜伏下去,声音带着由衷的敬畏:“‘皇帝’之号,实乃天授!
陛下创制垂统,功盖千秋!
“制”
、“诏”
、“朕”
之定,正显皇权至尊无上!
臣等心悦诚服!”
(体现李斯敏锐的政治嗅觉)
王绾、冯劫等重臣及满朝文武,此刻也终于醒悟过来,明白了这个新称号背后所蕴含的划时代意义。
如同潮水般,所有人齐刷刷地跪倒在地,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始皇帝陛下万岁!
万岁!
万万岁!”
(历史性场景)
阳光透过殿顶,正好投射在嬴政——此刻应称为始皇帝嬴政——的身上。
他独立于九阶之上,接受着群臣的顶礼膜拜。
一股前所未有的、如同实质般的权力感萦绕着他。
这不仅是征服六国的胜利,更是一场深刻的精神与制度的革命。
他感到自己仿佛站在了时间长河的源头,一个属于“皇帝”
的时代,由他亲手开启!
【本章启示】“皇帝”
尊号的诞生(创新符号)与专属称谓的确立(制度固化)标志绝对皇权的诞生。
这警示我们:名称变革(皇帝)背后是权力结构的重塑;定义权(制、诏、朕)是最高权力的体现;开创者(始皇帝)的野心决定制度基因(万世构想),但也埋下僵化的种子。
3:玉玺刻铭——帝国图腾的诞生(公元前221年冬,咸阳宫符玺官署)
主要事件:始皇帝下令以天下至宝“和氏璧”
雕刻传国玉玺,篆刻丞相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八字,作为皇权天授、帝国永续的至高象征。
“皇帝”
尊号的确立,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秦国(此时应称秦帝国)庞大的官僚机器中激起了千层浪。
尊号的使用、新制度的推行、文书的格式……每一项都需要立刻制定细则。
咸阳宫内,灯火彻夜通明,李斯为的重臣们殚精竭虑,将始皇帝那一个个石破天惊的构想,细化成一条条具体的法令规章。
始皇帝本人则显得更加威严深沉。
他不再自称“寡人”
,而是那个专属的、带着神性光辉的“朕”
。
他的话语变成了“制”
和“诏”
,每一个字都如同金科玉律,决定着帝国的走向和万千臣民的命运。
朝臣们在奏对时,更加小心翼翼,每一个叩拜都充满了对“皇帝”
威权的敬畏。
然而,在始皇帝心中,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象征物尚未完成。
它必须独一无二,必须承载“受命于天”
的神圣性,必须成为“皇帝”
权力和“万世”
传承的具象图腾——那就是皇帝的印章,后世所称的传国玉玺。
(史载传国玉玺起源)
一天朝会后,始皇帝留下了丞相李斯和掌管符节印信的符玺令事。
“李斯。”
始皇帝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朕既为皇帝,当有御玺,以颁诏制,以昭信于天下。
此玺,当为何物所制?刻何文字?”
李斯心中早有思量。
他立刻躬身答道:“陛下!
天下宝玉虽多,然能彰显陛下德配天地、一统寰宇之尊荣者,莫过于昔年楚人卞和所献、辗转入秦之和氏璧!
此璧乃稀世奇珍,传说价值连城,且历经磨难终见天日,正暗合陛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