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四海归一(1 / 5)
1:四海归一之后,名号之争的序幕(公元前221年深秋,咸阳宫)
主要事件:齐王建投降,六国尽灭。
咸阳宫举行盛大朝会,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重臣联名上奏,请秦王嬴政议定尊号,以彰显亘古未有的功业。
深秋的咸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前所未有的亢奋与躁动。
持续了五百五十余年的诸侯割据、战乱纷争,终于在秦王嬴政的铁腕下一朝终结!
庞大的咸阳宫沐浴在金色的晨曦中,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庄严、肃穆,仿佛也在无声地宣告一个崭新时代的降临。
宫门外,黑色的秦旗猎猎作响,盔明甲亮的卫兵如同雕塑般矗立,眼神中充满了胜利者的自豪。
宫内,巨大的铜鹤香炉吐出袅袅青烟,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按照品级肃立两旁。
他们的脸上交织着激动、敬畏,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今天,将要决定一件足以震古烁今的大事!
秦王嬴政,这位刚刚扫平六合的天下之主,身着玄色冕服,高坐在九层台阶之上的御座。
他身形挺拔,面容冷峻,那双深邃的眼眸扫视着阶下群臣,锐利得仿佛能穿透一切。
他刚刚接受了王贲灭齐的捷报,此刻心中翻涌的不仅仅是胜利的狂喜,更有一股足以改天换地的磅礴野心——这天下,再也不是周天子的天下,更不是六国诸侯的棋盘,而是他嬴政一人囊中之物!
(史载嬴政功业)
然而,一个巨大的问题摆在了面前:该如何称呼这位前所未有的天下共主?“秦王”
这个称号,显然已无法匹配他越三皇、盖过五帝的功绩!
丞相王绾(代表百官)深吸一口气,率先出列,声音洪亮而恭敬:“臣王绾、冯劫、李斯等昧死上言陛下(此时尚未称皇帝):‘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
’”
(引用大臣奏议原文大意)
他顿了顿,环视众人,继续说道:“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
(史载大臣评价嬴政功绩)
“陛下功高三皇,德五帝!”
御史大夫冯劫接口道,语气充满赞叹,“如此旷古烁今之伟业,岂能再以‘王’号相称?臣等与博士(学者顾问)详议古之尊号……”
廷尉李斯,这位以法家思想辅佐嬴政统一天下的关键谋臣,此刻目光炯炯,沉稳地接过话头:“古有‘天皇’、‘地皇’、‘泰皇’(传说中地位最高的神只)。
其中,‘泰皇’最为尊贵。”
(史载李斯等人的提议)他微微抬头,看向御座:“臣等冒死以为:大王宜上尊号为‘泰皇’!
此号方能彰显陛下之尊贵无双,与天地同辉!”
“泰皇……泰皇……”
阶下群臣纷纷低声附和,认为这已是古往今来最尊崇的称号。
御座之上,嬴政的表情却没有任何波澜。
他那双锐利的眼睛微微眯起,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出低沉而富有节奏的轻响。
“泰皇?”
他心中冷哼了一声。
这个称号,听起来尊贵无比,但它依旧是“古已有之”
!
它属于缥缈的传说,属于过去的神只。
嬴政的内心深处,一个更加宏大、更加炽热的念头在熊熊燃烧:他不要仅仅是追摹古人!
他不要做“泰皇”
的继承者!
他要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巅峰!
一个足以将他与所有先王、所有神灵彻底区分开来的尊号!
他要让后世千秋万代,一提起这个名号,就只想到他嬴政一人!
李斯等人的提议,非但没有让他满意,反而像一颗火星,点燃了他内心更强烈的创造欲和越欲。
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种紧张的寂静。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等待着秦王的决断。
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斜射进来,将嬴政的身影拉得很长,投射在光滑如镜的黑色地砖上,更增添了几分孤寂与威严。
【本章启示】李斯等提出“泰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