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易水悲歌壮士断腕(3 / 5)
龙殿惊魂(公元前227年冬,秦国咸阳宫)
主要事件:荆轲与秦舞阳抵达咸阳,以献图献头之名得以面见秦王。
秦舞阳殿前露怯,荆轲处变不惊,从容应对。
图卷展开至尽头,匕显露,刺杀行动瞬间爆!
咸阳宫巍峨耸立,如同匍匐的巨兽,散着冰冷而威严的气息。
重重宫阙,森严戒备。
荆轲与秦舞阳手持盛放樊於期人头的匣子和卷起的督亢地图,在秦国负责礼仪的傧相引导下,穿过长长的台阶,走向决定命运的大殿——咸阳宫正殿。
殿内,秦王嬴政高踞于王座之上。
他正值壮年,扫平六国的野心勃勃燃烧,威严日盛。
听闻燕国畏惧秦国兵威,主动献上叛将头颅和富庶之地图,心中不免得意:“看来燕国是识时务的。”
他特意安排了盛大的朝会,接受燕使的“归降”
,以此震慑其他诸侯。
大殿两侧,文武百官肃立,气氛庄严肃穆。
空气仿佛凝固,只有侍卫甲胄偶尔碰撞出的轻微声响。
嬴政锐利的目光,穿透冕旒的珠帘,落在缓缓走入大殿的两个身影上。
走在前面的荆轲,神色平静如水,步履沉稳,双手恭敬地捧着装有樊於期头颅的匣子。
而紧随其后的秦舞阳,这位在燕国号称“勇士”
的少年,平生第一次踏入如此宏伟森严的宫殿,第一次面对如此多的达官显贵,尤其是感受到王座上那道洞察一切的目光时,巨大的压迫感瞬间击垮了他!
秦舞阳的脸色“唰”
地变得惨白如纸(史载“色变振恐”
),捧着地图卷轴的双手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牙齿咯咯作响,豆大的冷汗顺着额头滚滚而下!
他那惊恐万状的样子,与庄严肃穆的大殿格格不入,立刻引起了秦国群臣的疑虑。
“这个燕国副使,为何如此恐惧?”
大臣们交头接耳,怀疑的目光如同利箭射向秦舞阳。
殿前武士的手,下意识地按住了佩剑的剑柄!
气氛骤然紧张!
千钧一之际!
走在前面荆轲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他仿佛背后长了眼睛,感受到了秦舞阳的崩溃和四周骤起的杀气。
他心中暗叫不好,但面上却依旧波澜不惊,甚至回头对秦舞阳露出了一个温和、略带歉意的笑容,然后转向王座上的嬴政,从容一揖:
“大王恕罪!
北蕃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
愿大王少假借之,使得毕使于前!”
(他是北方边远蛮夷之地没见过世面的粗人,从未见过天子的威严,所以害怕得抖。
希望大王稍微宽容他一下,让他能在大王面前完成使命!
)(史载荆轲原话)
荆轲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镇定,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力量。
这番合情合理的解释,暂时打消了秦王的疑虑。
嬴政看着荆轲沉稳的气度,心想这才是大国使节该有的样子。
他挥了挥手:
“取他所持地图来。”
他要先确认最重要的土地献礼。
危机暂时解除!
荆轲心中暗松一口气。
他从几乎瘫软的秦舞阳手中接过地图卷轴,双手捧着,一步步走向高高在上的秦王嬴政。
大殿里安静得可怕,只剩下荆轲沉稳的脚步声和他内心深处如擂鼓般的心跳。
每一步,都离目标更近一步;每一步,都踏在生死边缘!
终于,荆轲走到了秦王御座前的台阶下(史载“秦王图”
)。
他恭敬地躬身,将地图卷轴的一端呈上。
嬴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盯着这象征燕国臣服的土地契约。
荆轲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最后的表演。
他小心翼翼地将地图卷轴在秦王面前的案几上缓缓展开(史载“图穷而匕见”
)。
精美的丝帛一寸寸铺开,山川河流、城郭田亩逐渐呈现。
嬴政的目光被地图吸引,身体更加前倾,警惕性降到了最低。
就在地图即将完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