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骄兵必败(2 / 5)

加入书签

知秦军势大,正面硬撼难以取胜。

在李信高歌猛进、战线拉长、士卒疲惫、后方空虚之际,项燕敏锐地捕捉到了战机!

“李信小儿,骄狂至此!

就是此刻!”

项燕眼中寒光一闪,下达了决定性的命令。

他亲率楚国最精锐的主力,如同潜伏已久的毒蛇,悄无声息地绕到李信后方,随后动了雷霆万钧的突袭!

(史载项燕“大破李信军”

)同时,早已部署好的楚军各路部队,在广阔的纵深地域向秦军起猛烈的反击和分割包围!

秦军猝不及防!

李信正做着直捣寿春的美梦,突然现自己后路被断,侧翼受敌,陷入重重包围!

秦军长途奔袭带来的疲惫、兵力分散的弱点在项燕精准的打击下暴露无遗。

楚军在项燕的指挥下,如同复仇的潮水,将秦军淹没。

一场惨烈的大败随之而来!

秦军营垒被攻破,辎重粮草被焚毁,士卒死伤枕藉。

李信拼死力战,才带着残兵败将杀出重围,狼狈不堪地逃回秦国境内(史载李信“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

二十万大军,十损七八,秦国遭遇了统一进程中前所未有的大溃败!

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传入咸阳宫。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

嬴政脸上的得意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震惊、愤怒和难以掩饰的羞耻!

他看着殿下一身血污、跪地请罪的李信,又想起当初那个慷慨激昂、自信满满的年轻将领,强烈的反差让他几乎要拔剑相向!

巨大的失败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秦王嬴政的脸上。

他这才痛切地体会到王翦那“六十万大军”

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骄兵必败!

他第一次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楚国这块硬骨头,远比他想象的要难啃得多!

“悔……不听王老将军之言……”

嬴政颓然坐回王座,喃喃自语,第一次在群臣面前流露出深深的懊悔。

统一伟业的宏图,仿佛被蒙上了一层浓厚的阴影。

【本章启示】李信的惨败(轻视对手、准备不足)与嬴政的懊悔(刚愎自用)揭示了盲目自信的巨大风险。

这警示我们:面对重大挑战(灭楚),务必保持清醒认知(王翦的评估),摒弃浮躁轻敌(李信的冒进),充分估计困难(需动用举国之力),尊重专业意见(老将的经验)。

2:屈尊频阳,秦王请将(公元前224年初,咸阳&频阳)

主要事件:李信惨败的消息震动秦国朝野。

嬴政强压怒火与羞耻,放下帝王尊严,亲自赶往频阳(王翦故乡)向老将王翦道歉并恳请其出山。

王翦再次坚持非六十万大军不可,嬴政咬牙应允。

李信大败的消息如同瘟疫般在秦国蔓延。

二十万精锐!

那是秦国多少家庭的血汗与寄托!

咸阳城内,哀声四起,人心浮动。

朝堂之上,往日那种睥睨天下的自信氛围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沉重和无声的指责。

秦王嬴政把自己关在章台宫深处,暴怒地摔碎了无数珍贵的器物。

“项燕!

李信!

废物!

全都是废物!”

他咆哮着,像一头受伤的雄狮。

羞愤和失败的痛苦啃噬着他的心。

这是他亲政以来遭遇的最大挫折,不仅折损了国力,更严重打击了秦军的士气和秦国的威望!

统一大业仿佛骤然停滞。

然而,愤怒之后是冰冷的现实:荆楚未平,项燕仍在!

楚国经此大胜,士气正旺,若不能及时扑灭,必将成为心腹大患,甚至可能引其他诸侯国反扑!

秦国,急需一场决定性的胜利来挽回颓势。

一个名字,在嬴政耻辱和焦虑交织的心中,无比清晰地浮现出来——王翦!

那位被他嘲笑为“胆小怯懦”

的老将军!

秦王嬴政,这位横扫六合、从未向任何人低头的铁血君王,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