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稀世壁惊天下弱赵遇强秦索(3 / 5)

加入书签

他心中雪亮:这不过是秦王的缓兵之计!

“大王诚意,臣已知晓!”

蔺相如语气稍缓,但姿态丝毫未变,“然和氏璧乃天下至宝!

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沐浴更衣,于朝堂之上行最隆重典礼!

今大王欲受璧,亦应斋戒五日,于朝堂设九宾大典(最高外交礼仪),臣方敢献上此璧!

否则,臣宁与璧共碎于此柱!”

蔺相如的话,字字铿锵,掷地有声,将压力巧妙地反推给了秦王:你要璧?可以!

但你得按最高规格来!

否则,就是你无礼无信!

秦王嬴稷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看着蔺相如那副随时准备撞柱的姿态,再看看那光华夺目的和氏璧,他知道自己今天彻底被这个赵国小臣拿捏住了!

强抢?对方就在柱子边,根本来不及!

杀了他?璧必碎!

答应斋戒?虽憋屈,却是唯一能保全颜面(暂时)和得到玉璧的办法。

“……好!”

秦王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这个字,“寡人……斋戒五日!

五日后,设九宾礼于朝堂,再迎赵国宝璧!”

他几乎是拂袖而去!

蔺相如看着秦王愤然离去的背影,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后背已被冷汗浸透。

他知道,这只是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本章启示】蔺相如在秦宫的表现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处理:洞察意图(看穿秦王无心偿城)、随机应变(假称有瑕夺璧)、掌握筹码(以璧为人质)、借势造势(要求斋戒设礼)。

这启示我们:谈判或对抗中,实力固然重要,但清晰的判断、决绝的勇气和抓住关键筹码的智慧,往往能创造出以弱制强的奇迹。

关键在于,你是否敢于在关键时刻,为守护最重要的东西,挺身而出、放手一搏?

3:夜送宝璧还,空手对虎狼(公元前283年,秦国咸阳驿馆)

主要事件:秦王被迫答应斋戒五日。

蔺相如深知秦王绝不会守信割城,趁此机会,派遣随从乔装打扮,怀揣和氏璧,连夜走小路秘密潜回赵国。

五日后,蔺相如空手参加九宾大典,直面秦王怒火,慷慨陈词,揭露秦王欺诈本质,最终全身而退。

驿馆的房间内,烛火摇曳。

蔺相如独自一人,对着桌案上那只空了的锦匣,神色凝重。

窗外夜色如墨,咸阳城的喧嚣仿佛被隔绝在外。

斋戒?九宾礼?蔺相如嘴角掠过一丝冷笑。

秦王嬴稷的承诺,比窗户纸还薄。

他亲眼见过秦王对玉璧的贪婪,也亲身体会过秦廷的无信。

这五天,不是等待,而是最后的行动窗口!

“不能再等了!”

蔺相如心中决断,“秦王斋戒是假,暗中布置强夺是真!

五日之后,无论我是否献璧,秦王都绝不会放过我!

璧必须送回赵国!”

他立刻召来最忠诚可靠的一名随从(史料未留名,我们称他为“忠仆”

)。

昏暗的灯光下,蔺相如目光灼灼:“听着,这是关乎赵国国宝存亡的重任!

秦王无信,绝不会割城。

这五日斋戒,是我们唯一的机会!”

他小心翼翼地从贴身衣物中取出包裹严实的和氏璧,塞进忠仆怀中,动作快而稳。

“你立刻换上粗布褐衣,扮作樵夫或贩夫,怀揣此璧,连夜出!

不要走大道,专挑偏僻小路、山野小径,务必以最快度,避开秦国耳目,将和氏璧安然送回邯郸,亲自交到赵王手中!

记住,人在璧在!

璧失人亡!

明白吗?”

蔺相如的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托付。

忠仆感受到怀中玉璧的温润和肩上责任的千钧,他“扑通”

一声跪倒在地,眼中含泪,重重叩:“先生放心!

小人豁出性命,也必使宝璧归赵!

若有不测,璧碎人亡!”

说罢,他迅换上早已准备好的粗布衣服,将璧贴身藏好,像一滴水融入黑夜,消失在驿馆的后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