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苏秦合纵(3 / 5)

加入书签

于天下大势、人心揣摩、纵横捭阖的精要,如同滚烫的岩浆,一点点注入他的骨髓,重塑着他的灵魂和视野!

那双曾经因失意而黯淡的眼睛,在血与痛的淬炼下,渐渐变得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纷乱的时局,看到那七国纷争背后隐藏的致命关键——贪婪的虎狼之秦!

【章节警句·淬炼】

刺痛身体的锥子扎不穿梦想,击垮弱者的苦难恰恰是强者的磨刀石——成功没有捷径,唯有在血泪浸泡的路上,才能走出最坚实的脚印。

3:虎狼之论,燕赵初鸣

(公元前334年,春,燕国都城蓟城)

一辆简朴的青篷马车,碾过初融的冰雪,驶入古老的蓟城。

车帘掀开,苏秦从容步下。

依旧是布衣,但脊背挺直如松,眼神沉静似渊,再无半分当年的落魄与惶惑。

一年的血泪研磨,《阴符》精髓已刻入灵魂,天下大势如掌中观纹。

他目光扫过燕国略显萧瑟的宫墙,深吸一口气:合纵大业,自此始!

(燕文侯宫庭)

燕文侯姬载高坐殿上,眉头微锁。

燕国地处北疆,苦寒贫弱,西有强赵虎视,南有强齐觊觎,更要命的是,那如日中天的秦国,虽远在西陲,其扩张的阴影已然隐隐笼罩。

“苏秦先生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燕文侯语气平淡,带着一丝疏离。

苏秦拱手,声音清朗而极具穿透力:“大王之忧,臣知矣!

燕国沃土千里,百姓忠勇,本可为一方雄主!

然,西有赵,其心叵测;南有齐,其欲难填;而最可怖者,乃西方之秦!”

他踱步上前,目光灼灼盯着燕文侯:“秦者何也?虎狼之国!

商鞅变法,弃礼义而尚功(以斩敌级数量论功),其民如饿狼,其君似贪虎!

秦孝公东出函谷,已显吞噬天下之志!

今秦惠文王继位,更是野心勃勃!

大王试想,”

苏秦猛地拔高声音,如同惊雷,“秦国若东灭赵、韩,南下破魏,其兵锋之锐,燕国这北疆之地,焉能独存?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燕国之于强秦,不过嘴边之肉,秦欲食之,只在早晚!”

燕文侯脸色微变,身体不自觉地前倾。

苏秦捕捉到这细微的变化,语气转为沉痛激昂:“为大王计,为燕国百年社稷计,唯有与赵、韩、魏、齐、楚结为兄弟之盟!

合纵抗秦!

燕在北,可为屏障;诸国在南,互为犄角!

如此,秦虽有虎狼之师,亦不敢东窥函谷一步!

此乃救燕存国之唯一坦途!”

大殿一片寂静。

燕文侯抚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

苏秦描绘的秦国之可怖,联盟之必要,如同重锤敲击在他心头。

良久,燕文侯猛地站起,眼神激动:“先生一席话,惊醒梦中人!

寡人愿倾燕国之力,与先生共谋合纵大业!

赐先生燕国相印,黄金百镒,车马百乘,助先生游说列国!”

第一枚相印,落入苏秦囊中!

(赵国都城邯郸)

带着燕国的承诺与声势,苏秦南下至赵。

赵肃侯赵语正为不久前秦军侵扰边境而震怒烦忧。

“赵乃天下劲旅,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基犹在!

然大王可知,赵国已成秦之东出要绊脚石!”

苏秦话语如刀,直刺赵肃侯痛点。

“秦欲东并天下,必先拔除赵国这根眼中钉、肉中刺!

长平之仇(此时长平之战尚未生,此处为苏秦预判性警示),秦人从未忘却!

秦王日夜所思,便是如何攻破邯郸,雪昔日之耻(指赵国曾多次抗秦)!”

赵肃侯脸色铁青,拳头紧握。

苏秦趁热打铁:“秦乃虎狼!

贪得无厌!

赵国独木难支!

唯有合纵!

燕在北已盟誓。

若赵、燕、韩、魏、齐、楚六国并力西向,缔结盟约,秦虽强,敢以一国而敌天下乎?大王若为纵约长(合纵联盟领),统领天下之兵,拒秦于河西之外,则赵国社稷永固,霸业可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