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黄金台立贤士西来(1 / 4)

加入书签

1:黄金台立,贤士西来(公元前285年,深秋·燕国·蓟城)

主要事件:燕昭王姬平为报国仇(齐国曾几乎灭亡燕国),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名将乐毅自魏国来投,被昭王拜为上将军,君臣相得,共谋伐齐大计。

深秋的蓟城(今北京一带),寒风卷着枯叶,在王宫新筑起的一座高台四周打着旋儿。

这座台子很特别,台基是用夯土层层垒实,坚固异常。

更扎眼的是,台子的栏杆、檐角,甚至在阳光下,都能看到点点金光闪烁——那是货真价实的黄金!

没错,这就是名震天下的“黄金台”

燕昭王姬平,这位经历了国破家亡、父王(燕王哙)被齐国枭示众的年轻君主,此刻正站在黄金台顶层的栏杆边。

寒风将他玄色的王袍吹得猎猎作响,但他浑然不觉,目光如炬,望向南方——那是齐国的方向。

刻骨的仇恨和复兴燕国的渴望,像两团火在他胸中交织燃烧。

“父王……您在天之灵看着吧,平儿定要洗雪国耻!”

他攥紧拳头,低声自语。

当年齐湣王趁燕国内乱(子之之乱),悍然入侵,短短几十天就攻破燕都,烧杀抢掠,燕国几乎亡国!

这份血海深仇,日夜啃噬着昭王的心。

复国后的十几年,他励精图治,吊死问孤,与百姓同甘共苦,积攒国力。

但他知道,仅凭燕国一己之力,想撼动强大的东方霸主齐国,无异于蚍蜉撼树。

他需要人才,需要能扭转乾坤的大才!

“筑此黄金台,非为彰显富贵,乃为昭示寡人求贤若渴之心!”

昭王转过身,对侍立在一旁的老臣郭隗郑重说道,“寡人愿以师事郭卿,千金买马骨,让天下人皆知,凡有真才实学,助燕雪耻强邦者,寡人必敬之、用之、富之贵之!

纵倾尽府库黄金,亦在所不惜!”

郭隗感动不已,深深一揖。

黄金台招贤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传遍列国。

燕国,这个曾经几乎被遗忘的北方弱国,一时间成了天下贤士瞩目的焦点。

数月后的一天,一辆风尘仆仆的马车驶入蓟城。

车上下来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身形挺拔,面容沉静,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旅途疲惫。

他正是听闻黄金台之名,自魏国千里迢迢赶来的名将——乐毅。

乐毅乃名将乐羊之后,曾在赵国为官,后因沙丘之乱(赵武灵王被困饿死)而避居魏国,郁郁不得志。

当他听到燕昭王为求贤不惜“千金买骨”

的壮举,那颗沉寂已久的雄心被点燃了——这或许就是能让他一展平生抱负的明主!

昭王在宫中听闻乐毅到来,大喜过望,亲自出殿相迎。

两人在殿内促膝长谈,从天下大势、列国强弱,到治国方略、用兵之道。

乐毅对时局鞭辟入里的分析,对齐国强大表象下隐患的精辟洞察(如齐湣王骄奢暴虐、四处树敌),以及对燕国复仇图强路径的清晰规划(必须联络诸侯共伐齐),让燕昭王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在黑暗中摸索多年,终于看到了一束耀眼的光芒!

“好!

乐卿真乃天赐寡人以兴燕雪耻者也!”

昭王激动地站起身,紧紧握住乐毅的手,眼中闪烁着兴奋的泪花。

“寡人之志,唯在破齐雪恨!

然燕国弱小,欲行此大事,非旷世奇才不可统领。

寡人意欲拜卿为上将军,总揽燕国军政,举国之力,共谋伐齐大业!

卿可愿助寡人?”

乐毅感受着昭王手中传来的滚烫热度和那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期盼,心中激荡不已。

他后退一步,整理衣冠,以大礼参拜,声音铿锵有力:“臣乐毅,漂泊半生,空负所学!

今遇明主,得展抱负,此乃天意!

大王以国士待臣,臣必以国士报之!

破齐雪耻,虽万死,臣亦无惧!

愿效死力!”

这一刻,君臣二人的命运,以及燕齐两国的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本章启示】黄金台的故事,是中华民族千古流传的求贤佳话。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