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马陵减灶(2 / 5)

加入书签

>每一次撞击,城墙都剧烈震颤,碎石粉末簌簌落下。

城头之上,韩昭侯韩武脸色煞白,扶着城垛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白。

箭矢如飞蝗般从城下射来,钉在盾牌和城楼上,咄咄作响。

守城将士的嘶吼声、伤者的惨叫声、巨石砸落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惨烈的守城图景。

“顶住!

给寡人顶住!”

韩昭侯的声音带着哭腔和绝望的嘶哑,早已没了国君的威仪。

他看着城外那密密麻麻、仿佛无穷无尽的魏军,看着那如同远古巨兽般咆哮的攻城器械,心沉到了谷底。

“快!

派人!

多派几路!

不惜一切代价冲出重围!

去临淄!

去齐国!

告诉齐威王,只要肯兵救我韩国……”

他猛地抓住身边重臣的肩膀,指甲几乎掐进对方的肉里,眼中闪烁着孤注一掷的光芒,“寡人……寡人愿奉上韩国半数城池作为酬谢!

快去啊!”

他知道,这是唯一的生路。

魏国的铁蹄之下,韩国独自支撑,唯有灭亡一途。

数支韩国精锐的死士小队,在夜色的掩护和城头守军拼死掩护下,如同扑火的飞蛾,迎着魏军森严的包围圈,悍不畏死地起冲锋。

箭雨倾盆,刀光血影。

最终,只有寥寥数骑,带着满身的伤痕和韩侯泣血般的哀求,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撕开了一道微小的缝隙,向着东方——齐国临淄的方向,绝尘而去。

身后,是火光冲天、岌岌可危的新郑。

【章节警句·宿怨】

被仇恨滋养的野心,如同裹着蜜糖的毒药——饮鸩止渴的快感之后,等待的只有更深的毁灭深渊。

2:临淄定策,故技新施

(数日后,齐国临淄,稷下学宫之畔,威王议事殿)

韩使浑身浴血,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下来,瘫倒在冰冷的大殿金砖之上。

他颤抖着双手,高高捧起那份沾染着血污和泥土的帛书,嘶哑地哭喊:“大王!

救救韩国!

魏贼庞涓围新郑,旦夕可破!

韩侯愿……愿以半国相赠,只求……只求齐国出兵救难啊!”

字字泣血,闻者动容。

殿内群臣一阵骚动。

相国邹忌眉头紧锁,率先出列:“大王!

魏国伐韩,其意在重振霸威,更在震慑诸侯!

韩若亡,魏国疆土大增,国力更盛,其兵锋下一步必然东指我齐!

救韩,亦是保齐!”

他的分析切中要害,殿中众人纷纷点头。

“然则,”

一位老成持重的大夫面露忧色,“庞涓挟愤而来,锐气正盛。

我军若再次劳师远征,直逼大梁,岂非重演桂陵旧事?魏人岂能毫无防备?庞涓又岂会再次上当?”

这话也道出了许多人心中的疑虑。

同样的策略,在智慧的对手面前,还能奏效第二次吗?

齐威王田因齐的目光,又一次习惯性地投向了那个角落。

轮椅上的孙膑,依旧沉静如水。

十三年光阴,在他清癯的面容上刻下了更深的痕迹,鬓角已染微霜,但那双眼睛,却仿佛被岁月打磨得更加深邃、更加通透,如同幽潭,波澜不惊却能映照万物。

“军师,”

威王的声音带着期待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探询,“韩事紧急,诸卿所虑皆有道理。

寡人欲闻军师高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于孙膑。

殿内落针可闻。

只见孙膑驱动轮椅,缓缓来到巨大的沙盘前。

这一次,他的手指依旧没有落在烽火连天的新郑,也没有落在危机四伏的大梁,而是稳稳地点在了魏国东部边境一个不起眼的位置。

“大王,诸位大人,”

孙膑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有力,带着一种洞悉人心的力量,“魏国之心,在霸业;庞涓之心,在雪耻。

桂陵之败,乃其一生烙印。

我军若再次兵指大梁……”

他的手果断地从边境点向大梁划去,“此‘故技’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